作为家长的你,可曾因为工作的忙碌,生活的艰辛而忽视孩子早期发病的症状?在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医院),一个来自四川的12岁少年小浩(化名)就因父母的疏忽,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导致颈部右侧喉返神经被甲状腺肿瘤侵犯包裹而无法保留,并伴随肺部癌转移。这样的病情,对任何家庭而言都如晴天霹雳一般。
但在实际生活中,这样的悲剧本是可以避免的,据乳腺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徐琰介绍,早期甲状腺癌是有明显症状可以提早检查就医的,如果细心的家长时常留意孩子身体出现的异常与变化,是可以及早手术治疗并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有颈部增粗、颈部异常包块、声音嘶哑等症状,医院检查就医。
8月8日,小浩在医院接受了长达8小时的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出院。徐琰很感叹:“这个孩子由于没有早发现早治疗,就诊时病情已然非常严重,导致手术难度大、风险相当高、损伤范围广、恢复相对缓慢,加上出现肺部转移,给后期治疗带来很大的挑战和不确定性。”据介绍,两周前,母亲偶然发现小浩右颈部鼓出明显包块,医院检查,穿刺活检提示甲状腺癌。经人介绍到医院求医,经术前检查,提示双侧甲状腺癌伴双侧颈部淋巴结广泛转移以及双肺转移。
小浩的母亲患尿毒症,长期透析治疗,如今小浩又患重病,对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小浩早期没有进行任何相关检查,病情发现较晚,这给手术带来极大难度。术前,科室邀请麻醉科、颌面外科、耳鼻喉科、核医学科、胸外科和ICU等多学科联合讨论,制定了手术方案、术后监护、后续治疗等相应预案。7月31日,由麻醉科主治医师代娟负责麻醉,徐琰及主治医师张姝等组成的手术团队经过近8小时的艰苦手术,成功切除颈部肿瘤组织,病理报告提示:双侧甲状腺多发乳头状癌,清扫的枚淋巴结中有32枚发生了癌转移。术后,小浩恢复良好,复查各项指标达到要求,饮食及活动已经如常,近期出院。尽管手术取得成功,但徐琰副主任还是觉得遗憾,因为患儿病情发现不及时,导致病情太重才手术,右侧喉返神经被甲状腺肿瘤侵犯包裹,术中为了完整切除病灶而无法保留神经,对患儿将来的发声功能产生影响。另外,后续还需要进行碘治疗以清除残留癌细胞和肺部转移病灶,并进行基因检测以寻找潜在靶向治疗药物,需要进行终身随访。
徐琰介绍说,虽然像小浩这样年仅12岁就患甲状腺癌的病例比较少见,但近年来儿童甲状腺癌发病率呈增长趋势。其发病原因,除了与遗传因素相关外,可能还与过多暴露于电离辐射(如放疗、频繁影像学检查)等因素有关。与成人相比,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比例更高,更容易发生甲状腺外侵犯、淋巴结转移及肺转移,但碘治疗反应好,死亡率较低(2%,成人约为2-14%)。
专家提醒,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一旦发现颈部增粗、颈部异常包块、声音嘶哑等情况,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治疗。切实做到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远离疾病。
文字:张姝、朱广平编辑:王奕璇美编:巫雨玲图片:乳腺甲状腺外科校对:王琼、谷一审核:张英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