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恶性肿瘤主要分以下4大类:
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滤泡状癌;甲状腺髓样癌;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癌的超声学症状有以下几方面:
1、结节的数目:多为单发,少数为多发。但是,随着高频B超的应用,许多微小结节也能被发现,因此,单发或是多发作为判断良恶性的价值越来越小。
?
2、结节的内部低回声:大多数为低回声,等回声或高回声很少。但是病变内部低回声并不意味着就是恶性。
3、结节的纵横比值:纵横比值接近1,周边边界不清,形态欠规整,或成蟹足样,肿物周围无或无完整的声晕(暗环)等都需考虑恶性的可能。
?
4、结节的生长速度:生长速度较快(不同时间B超对比),短期内迅速增大的结节,在排除囊内出血后,应高度怀疑恶性。
5、有沙砾样钙化:钙化灶一般分为微钙化、粗钙化、和环形钙化。
6、淋巴结转移: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长短径之比多数小于1.5,呈低回声,部分内部回声不均匀,转移部位多位于同侧颈部的Ⅵ、Ⅲ、Ⅳ区,并沿颈内静脉分布,有时可表现为囊性衰减或存在微钙化,晚期可出现同侧颈内静脉及颈动脉、气管受累或与颈前肌粘连。
?
7、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结节多富血管: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恶性结节的的血流分布有血流或内部线状分支血流。恶性结节,由于高代谢和肿瘤组织快速增值,新生血管缺乏平滑肌而壁薄。
下面我们分别谈谈各类甲状腺癌的超声表现:
1.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于甲状腺滤泡细胞,但是恶性程度最低,分化较好,转移也较少,预后较好;但要注意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头状癌:弥漫性硬化性乳头状癌,其恶性程度较高。甲状腺乳头状癌在彩超中多呈低或极低回声,实质内多出现微小钙化或砂砾样钙化,其后方不伴声影。肿块的形态可异常呈垂直位或竖立状,肿块中心和周边血供多丰富。
2.甲状腺滤泡状癌:老年病人较多见,发生于滤泡细胞,很难与腺瘤鉴别,恶性程度较低,分化较好,转移较少,预后较好。甲状腺滤泡状癌在彩超中多为非常均质的高回声肿块,血供丰富。而肿块的大小,边界是否清楚,形态是否规则、肿块周边是否有声晕并不是判断肿块是否是恶性的重要指标。
3.甲状腺髓样癌:发生于滤泡旁细胞,有明显的生物学活性,属于神经内分泌肿瘤,能分泌降钙素和CEA等,降钙素是髓样癌的特异性指标,但不是常规检查项目,因此当病人CEA增高时应高度怀疑此型。髓样癌彩超提示肿块多位于甲状腺上半部,可单发或多发,呈低回声,肿块的中心位置多有钙化,且结节无声晕,血供多丰富。
4.甲状腺未分化癌:近年来越来越少见,但恶性程度非常高,分化程度非常低,早期多有远处转移,进展速度也快,5年生存率<30%。未分化癌彩超上表现为边界不清的不均匀团块,常累及整个腺叶或腺体。多数情况下可出现坏死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