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内容提要
年龄较小(30~49岁)、肥胖、饮食碘摄入多,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则、结节内血流丰富、纵横比≥1、边缘成角、内部有钙化,TSH升高及TPOAb滴度升高是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甲状腺结节内血流丰富及内部钙化更多见于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是指主要以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肿块,可随吞咽动作上下移动为临床表征的疾病状态。甲状腺结节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系统疾病之一,可呈单发或多发,大小程度均不一,良性居多,一般多见于女性。
近10年来,甲状腺结节的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甲状腺癌发病率更是在最近数十年增加了2~3倍,且甲状腺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但甲状腺癌患者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方面早期表现较隐匿,因此临床上鉴别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成为诊治的重点和难点。如果能在术前无创判断结节的良恶性,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法,不仅可以避免恶性结节患者延误诊治,而且可以避免手术切除良性结节。
西医眼中的甲状腺结节
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是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起病隐匿,大部分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触摸、体检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行影像学检查而意外发现。近年来,随着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推广应用,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逐年上升,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亦有逐渐增高的趋势。
中医眼中的甲状腺结节
祖国医学中无甲状腺结节的病名,历代医家亦无相关论述,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瘿病”、“肉瘿”的范畴。
甲状腺结节之良恶性
面对逐渐增多的甲状腺癌患者,如何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提高甲状腺癌的术前诊断率及避免过度手术治疗已经成为内分泌和甲状腺外科医生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对例行手术切除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提供依据。
良性结节多于恶性结节,良性结节以结节性甲状腺肿居多,恶性结节以乳头状癌为主。
1、年龄特点:
有研究发现年龄较低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恶性结节发生率高于老年患者,
年龄较小是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尤其是20~49岁甲状腺结节患者恶性结节发生率较高。甲状腺癌不同于多数恶性肿瘤,并非以老年人多发,而是更易侵犯中青年人,这可能与性激素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
2、性别特点:
虽然甲状腺结节男女之比为1∶3,甲状腺结节好发于女性,但女性甲状腺结节患者中恶性结节发生率并不高于男性。
3、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是甲状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高三酰甘油血症人群中男性较女性更容易发生甲状腺癌。
4、日常生活食入碘过量时,碘会大量聚集在甲状腺细胞中,影响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细胞形态发生改变。所以,采取“个性化”补碘,保持适宜的碘营养水平,有利于降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
5、肿瘤家族史与甲状腺癌 肿瘤发病有家族聚集倾向,有肿瘤家族史者更易罹患肿瘤。文献报道甲状腺癌的发生与甲状腺癌家族史有关,
根据恶性肿瘤的基因遗传学,对于有恶性肿瘤家族史的甲状腺结节患者应定期随访。
6、超声影像学特点
6.1单发、多发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恶性结节发生率无明显差异,提示甲状腺结节数目不能作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指标。但是多数恶性结节呈实性、低回声,此时需结合其他超声征象进一步判断良恶性。
6.2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是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
6.3边界不清不能作为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但是边缘呈毛刺状,即边缘成角是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
6.4应警惕内部钙化,尤其是微钙化。
6.5结节内血流丰富是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
6.6有无颈部淋巴结肿大与恶性结节的发生无关。但是结合淋巴结肿大的特点可协助判断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6.7恶性结节患者TSH亦高于良性结节患者,且TSH是预测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
6.8TPOAb滴度升高是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
所以,超声提示微钙化和血流丰富预示甲状腺结节恶性程度较高。
重点内容
甲状腺癌多见于中青年,尤其是30~49岁人群。年龄较小、肥胖、饮食碘摄入多,超声检查甲状腺结节形态不规则、结节内血流丰富、纵横比≥1、边缘成角、内部有钙化是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尤其结节内血流丰富及内部钙化更多见于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患者应检测甲状腺功能,TSH、TPOAb滴度升高是甲状腺结节恶性的危险因素。
甲状腺结节患者,当心这4种食物,不能忽视,能慢慢消去结节!
三年的甲状腺结节彻底不见了不仅月瘦8.8斤,还让我体重达到历史最低!
小寒节气中医养生法
体检发现得了甲状腺结节怎么办,中医这么做
中药美容助你一臂之力
治疗咳嗽自己搞定——雪里藏珠
牙疼不是病,疼起来不要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