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争上游中国低碳地区试点的逻辑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目前已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挑战。 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温室气体减排,更多意义上成为了一项如何进行和本钱分担的活动。所以,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无论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还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内部),温室气体减排很容易演变成一项权利纠缠不清、互相推诿和指责的游戏,这也正是当前国际气候谈判陷入僵局而停滞难前的根本原因之一。 中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态度恍如也不例外,一开始它的行动更多是基于一种应对国际压力的需要,由于中国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促使它不能不向国际社会有所许诺和交代。后来中白癜风偏方有效吗国逐渐认识到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可以在某些方面符合其国内利益的需要(如有利于加快其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动的决心和积极性。 但是,从中国国内的地区(省分和城市)来看,我们却见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不同现象。当前,可以说中国的绝大多数地区正经历着一场所谓"低碳发展"的热潮。许多国内的省分和城市都要争当"低碳省分"或"低碳城市",在它们的未来发展规划(如五年发展规划)中,"低碳绿色"已成为了必不可少的目标之一. 在国家的层面,一方面"125计划纲领(2011专业医治白癜风的医院年~2015年)"中已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列入了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束缚性指标之一,并对各级地方进行层层分解与考核; 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在2010年7月选择了广东、天津等13个地区展开低碳试点工作,明确支持各地进行低碳发展的探索和尝试。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又展开了第二批地区低碳试点,选择了北京、海南、上海、海南等29个省市来继续推动低碳地区试点的工作。 目前,中国已肯定了6个低碳省区试点和36个低碳城市试点,除湖南、宁夏、西藏和青海3省以外,每个省分都最少有一个低碳试点城市。应当说,中国的低碳地区试点正处于热热闹闹的状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