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日益增加。数据显示,年全国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直径超过5mm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已高达12.8%,这一数据在年仅为2.78%。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医院副院长宁光表示,在人体中,甲状腺作用不可轻视。他倡导建立基因诊断体系。
由于担心良性结节会演变成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的手术量也在日益攀升,但真的有那么多人需要开刀吗?
今日,上海交通大医院内分泌科团队带来最新研究成果,其研究聚焦最常见的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甲状腺癌(即腺瘤样结节与甲状腺乳头状癌)。“我们发现,两者在遗传进化上完全不相关,甲状腺癌更倾向于从正常甲状腺直接发展而来,而不是日常大家所认为的,先变成良性结节,再进一步演变成甲状腺癌。”
团队成员、内分泌科主任王卫庆告诉记者,因此患者在确诊良性结节之后,不要过分担心其演变成甲状腺癌,只要适度随访观察即可。
团队研究发现,甲状腺癌不是从良性结节演变而来,80%的甲状腺癌与24.3%的良性结节具有特殊的突变基因,同时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绝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突变基因数目较少,在遗传进化上讲恶性程度并不是很高。因此,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名称中虽有一个“癌”字,但其在活性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危险,即便患了甲状腺癌,也无需恐慌,医院医生的建议适度治疗即可。
怎样确诊良性结节&甲状腺癌?王卫庆介绍,目前主要依赖甲状腺B超检查,必要时进行细针穿刺检查,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结节难以鉴别。“因此当良性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鉴别困难的时候,应该引入突变基因检测,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尤其是手术。”她提出建议。
宁光院士表示,良性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诊断应该从目前的形态学诊断进入分子诊断时代。“长期以来,甲状腺结节的切除依据为5大指征:结节直径大于5mm、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单发、短期呈明显增长及压迫周围器官。但我们应该思考,未来是否能有更好的判断标准?这也是基因可以带给我们的进步。”
(图文:医院 中新网 上海观察 制图:宗哲麟 编辑:高磊)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黄浦官方中科白癜疯医院是骗人的吗白癜风怎样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