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过后,很多女性为查出来的甲状腺结节而担忧,担心是癌症。那么甲状腺结节真的可怕吗?我们应该怎样正确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是人体最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之一,它位于甲状软骨前面,颈的中下部,呈H型。
甲状腺结节发病率越来越高?1甲状腺结节很常见。一般人群中通过触诊的检出率为3%-7%,借助超声检查的检出率可高达19%-67%,不分年龄段平均为30%左右,50岁以上人群可能达到50%左右。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普通人群年龄每增加一岁,发病率增加0.1%;未成年以前接受过射线照射的人群则随年龄增长,每年增加2%。性别上看,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大约是男性的3-4倍。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快速上升。以甲状腺癌为例:我国近10年发病增长率在%以上,近5年的统计资料显示每年增长14%。这样的增长并非我国独有,据悉韩国的增长是全球最高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已经高居女性恶性肿瘤第一位,远高于排名第二的乳腺癌。
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病因并不完全清楚,目前较有科学依据的三大原因是遗传、射线和碘摄入异常(过高或过低)。大量病人被发现还与在健康体检和临床检查中使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查有关。
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怎么办?2所谓甲状腺结节,就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甲状腺内一个或多个异常组织结构的团块改变,其性质可能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或者是肉芽肿、甲状腺炎、甲状腺瘤或甲状腺癌,在没有定性之前都统称为甲状腺结节,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定性质。
超声检查是评估甲状腺结节首选的、最敏感的方法。所有甲状腺结节均应接受颈部超声检查,以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大小、位置、质地(实性、囊实性或囊性)、形状、边界、包膜、钙化和血供等情况,同时评估颈部区域淋巴结的大小、形态。
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鉴别以下两种超声改变的甲状腺结节几乎全部为良性:
①纯囊性结节;
②含多个小囊泡(占该结节体积的50%以上)、呈海绵状改变的结节(99.7%为良性)。
而以下的结节超声征象在甲状腺癌中更常见:
①实性低回声结节;
②结节内血供丰富(TSH正常情况下);
③结节形态和边缘不规则、晕圈缺如;
④微小钙化、针尖样弥散分布或簇状分布的钙化;
⑤同时伴有颈部淋巴结超声影像异常,如淋巴结呈圆形、边界不规则或模糊、内部回声不均、内部出现钙化、淋巴门消失等。
还有一类结节介于囊性和实质性之间,为囊实性结节,即结节部分为囊性、部分为实质性,这类结节也需要鉴别其实质性部分有无恶性可能,判断标准类同实质性结节。通过超声检查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能力或准确性与超声医师的临床经验相关。
总之,低回声的实质性或囊实性结节,同时伴有四大特征:结节内血流信号丰富(囊实性结节的实质性部分血流丰富)、多个钙化(囊实性结节的实质性部分有钙化)、结节形状不规则(非规则圆形或椭圆形)和边界不清、颈部淋巴结异常,需要警惕甲状腺癌可能。可能性大小取决于四大伴随特征出现数,越多可能性越大。
甲状腺结节离甲状腺癌有多远?3甲状腺结节并不都是甲状腺癌。在全部甲状腺结节中,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甲状腺癌与结节的关系分为两种:一类是起病就是恶性结节;还有一类起病时是良性结节,以后发生恶变才变为甲状腺癌。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临床处理不同,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和涉及的医疗花费也有显著差异。因此,甲状腺结节评估的要点是良恶性鉴别。
甲状腺癌的危险因素①童年期头颈部放射线照射史或放射性尘埃接触史;
②全身放射治疗史;
③有分化型甲状腺癌(DTC)、甲状腺髓样癌(MTC)或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2型(MEN2型)、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某些甲状腺癌综合征的既往史或家族史;
④年龄小于14岁或大于70岁;
⑤男性;
⑥结节生长迅速;
⑦伴持续性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
⑧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相对固定;
⑨伴颈部淋巴结肿大。
此外,前述超声检查特点也是区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重要依据,还可以通过穿刺细胞学检查加以鉴别。
如果已经确定是甲状腺癌,或结节高度怀疑恶性或恶变,应该及时积极治疗。
甲状腺癌的治疗包括三种主流方法:手术、TSH抑制治疗和放射性碘治疗。其中,手术和TSH抑制治疗是基础治疗,即每个患者都需要;而放射性碘治疗则只有部分病情较严重者才需要。至于普通恶性肿瘤需要的放疗和化疗,甲状腺癌不需要,疗效也不确定。
95%以上的甲状腺癌是分化性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乳头状癌或滤泡状癌,这类甲状腺癌治疗效果绝大多数非常好,经过规范的及时治疗,30年复发和转移率在30%左右,30年生存率可达90%左右。即使是甲状腺癌治疗后复发转移,也并不可怕,2/3的病人可能带瘤长期生存,只有大约1/3的病人最终会死于甲状腺癌。这样的治疗效果超过几乎所有恶性肿瘤,甚至超过许多良性疾病,因此,大家完全不必过于恐惧甲状腺癌。
欢医院老年病科20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