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众筹创新精准肿瘤学华人论坛华

泉州白癜风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0/5833937.html

年7月7日,第二届“众筹创新”精准肿瘤学华人论坛、华人放疗协作组年度会议暨放疗质控与靶区勾画学习班在山东济南召开。

本次会议由华人肿瘤放疗协作组(CRTOG)主办,医院于金明院士、李宝生教授担任主席,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孔凤鸣(Feng-MingKong)教授、美国纳布拉斯加大学甄维宁教授、美国放射学委员会委员金见悦(Jian-YueJin)教授、美国新泽西州罗格斯大学岳宁教授担任联合主席,医院袁双虎教授、尹勇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开幕式报道

于金明院士在开幕式中致辞中表示,放疗本身是一项充满挑战的工作。在此背景下,放疗需要与外科、影像、分子生物学等科室,开展紧密的协作,才有可能更好地应对临床中的各种挑战,把握治疗机遇,帮助患者。此次会议的召开,一方面,为放疗领域内的学科交流提供了一个高质量平台;另一方面,帮助放疗医生了解其他学科进展,促进合作,对于提高我国的抗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医院王向东教授,作为世界华人医师协会理事,代表协会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并对袁教授的工作予以高度评价。

王教授介绍,世界华人医师协会于年成立,是由13个国家/地区的华人医学团体共同发起组成的国际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这样的学术交流,协会能为推进我国抗癌治疗进步作出贡献。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主任委员夏景林教授介绍,作为非放疗专业的医师,非常赞同本届大会的主题——“众筹创新”。尽管在临床,针对各瘤种都有相关的规范和指南,然而,医学是动态发展的,作为临床医生,不能秉持“拿来主义”,而应该在践行规范的同时,积极发挥个人智慧,来促进临床治疗的完善,实现改进与创新。

从本次会议上看,有两大亮点,首先,会议的内容设置全面,也吸引了多学科的医生参会;其次,大会中将正式启动《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丛书编纂。毋庸置疑,无论是大会还是丛书,都对于推动我国抗癌治疗水平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主委,夏教授也寄语,希望所有成员通过通力协作,共同努力,能一起提高我国的学术能力及临床水平,为癌症患者带来切实获益。

袁双虎教授介绍,近年来抗癌治疗技术飞速发展,液体活检等新技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新治疗方式不断出现。然而,另一方面,对于这些新兴技术与疗法,无论是靶向还是免疫,目前都没有教科书类的文献来帮助基层医生了解和掌握这些新疗法的理论与实践要点。很多临床一线的基层医生只能通过网上搜索来了解相关信息,但网上的信息往往良莠不齐,无法保证准确性及真实性。在此背景下,《肿瘤精准诊断与治疗》丛书的编著就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在袁教授的介绍下,丛书的编委在开幕式中启动了丛书的编著。

学术报告撷英

孔凤鸣(Feng-MingKong)教授以“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适应性放疗”为题,围绕什么是适应性放疗(ART)、为什么要进行ART治疗、如何开展ART进行介绍,并通过病例演示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详细地阐述。

演讲中指出,孔教授强调,ART不仅仅是图像引导放疗(IGRT),IGRT只是ART用以引导及制定策略时的辅助工具,事实上,ART为患者提供了针对其个体化改变的适应性治疗策略。在临床实践中,现代ART的核心内容如下图所示。

而对于治疗的最佳时机、治疗方式(一天一次?一周一次?)、适用人群(所有患者?)、治疗评估(何时治疗缓解最显著?什么指标变化最显著)这些问题,都仍悬而未决,有待进一步研究揭示。

于金明院士在会中,围绕图像引导放疗、放疗联合靶向治疗和放疗联合免疫治疗分享了对“精准放射肿瘤学新实践”的心得与体会。

于院士在演讲伊始,指出了目前精准医学突破放疗的困境——overRT、uderRT,但难以justright。从个人理解看,于院士认为,放疗的最高境界是使复杂的治疗技术简单化(TheLessisMore)。随着医学进步,医学从循证医学进展到个体化医学,而在个体化医学中,精准放疗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实现精准放疗,于院士建议,“治疗决策=证据+经验+患者情况;放疗核心=个体;放疗目标=精准”,精准放疗的医疗策略与流程则如下所示图。

在回顾了图像引导放疗、放疗联合靶向治疗今年的相关进展后,于院士着重介绍了放疗联合免疫放疗。于院士用一张表格总结了手术较放疗对局部-区域-全身免疫的影响(下表),通过国际上其他团队的研究及自己团队的相关研究结果,于院士表示,“SBRT+IT组成的ISBRT”使得放射治疗已不仅仅是局部和区域肿瘤治疗手段,olddreams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azd/1109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