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中的骨转移

中科白癜风微信账号 http://www.0635jiankang.com/bdf28/bdf281/3474.html

导读:

甲状腺癌是一类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同时也是治愈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的康复预后不仅与甲状腺癌的类型有关,也与是否有癌细胞扩散(转移)密切相关。研究表明,约有4%的甲状腺癌患者会发生癌细胞骨转移。发生骨转移的分化甲状腺癌患者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61%和27%,对于未分化型甲状腺癌,10年生存率更是低至15%[1]。目前,对于有骨转移的甲状腺癌研究仍存在不足,本文旨在对已有的研究进行汇总和梳理。

对于甲状腺癌患者,提前筛查是否有淋巴结和肺转移是标准治疗流程,但与此同时对于骨转移的研究较少,且在甲状腺癌患者的监测中常常被忽视。然而,甲状腺癌的骨转移与较差的患者预后独立相关。绝大多数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良好,但对于发生骨转移的患者,总生存期中位数仅有4年。

近日,来自美国梅奥医疗中心的KeithC.Bible及其研究团队在JournalofBoneOncology上发表文章,总结了与甲状腺癌骨转移性疾病有关的当前研究状态,包括临床意义、对患者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发病机理和治疗机会,并提出了相应的患者护理方法。

特别是骨转移的发病机制,反映了癌细胞与骨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不仅仅是由于肿瘤侵蚀到骨中,从而造成了骨破坏的“恶性循环”。此外,在滤泡性甲状腺癌和甲状腺髓样癌中骨转移更为常见,需要对这些患者的骨头进行更严密的监视。越来越多的数据表明,与其他甲状腺癌转移(如肺转移)相比,多激酶抑制剂(MKIs)等治疗在控制患者骨状态方面可能不太有效,使得在采用主动MKI治疗的情况下密切监视骨状态十分关键。

尽管手术切除、放疗和消融等局部治疗在缓解甲状腺癌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包括双膦酸盐和地诺单抗在内的抗再吸收剂,似乎可以分别延迟和/或减轻骨骼发病率和并发症,服药最佳频率为每3个月。因此,应尽早考虑在临床中使用这类药物。

但就目前来说,仍然需要大量研究工作去发展更多的有效治疗手段,来预防和解决甲状腺癌中的骨转移问题。

投稿

推荐

本文摘自Elsevier旗下期刊

扫描获取更多该期刊信息

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azd/113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