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小表妹,是个美食达人,吃遍了微博上的“网红店”,周末有空就在家研究烘焙,拍几张照片,发个朋友圈,不管味道咋样,图片看起来美美哒。
这样一个“唯有美食不可辜负”的姑娘,竟说自己失眠了很多年,问她在干什么呢?玩手机看美食呢!本君就纳闷了,到底是失眠了才玩手机,还是玩手机导致了失眠?
劝过很多次,但她从来不听,直到10月份体检,体检单上赫然写着:甲状腺结节。
糟了,听起来好吓人的样子,这是个什么病?小表妹心里有点抓狂,26岁的她突然就变了,每天晚上十点上床睡觉,饮食变得清淡,每周练习瑜伽。
但还是隔三差五就问我一遍:甲状腺结节要不要手术?会不会转癌?
其实这已经不是一个冷门病,现在体检出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调查显示,每5个人就有近1人有甲状腺结节,而且20-30岁年龄阶段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随着甲状腺癌悄悄成为“身边的高发癌”,甲状腺结节也被当作“定时炸弹”,很多人体检出“甲状腺结节”时,都惊慌失措,联想自己是不是得了肿瘤。
这说明很多人对甲状腺结节的认识都比较浅,甚至存在误解,今天就跟着养生君的脚步重新认识一下。
指导专家
鲁瑶: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教授
于文斌: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甲状腺在脖颈前正中部位,形状像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紧贴在气管前方。
不要小看这只“蝴蝶”,它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器官,负责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的多与少,关系着人体的能量代谢、体温、心、脑、肌肉和其他器官能不能正常工作,被誉为“人体的发动机“。
九成以上的甲状腺结节是良性
甲状腺结节,就是甲状腺组织结构异常的团块,像绳子打的节,但有结节不一定就是甲状腺癌。实际上,目前甲状腺结节85%~95%以上的都是良性的,结节大、长得快也不代表一定是恶性。
甲状腺结节可通过摸颈部自检:
颈部出现圆形肿块;
肿块直径超过2厘米;
单个结节肿大且表面不光滑;
肿块增长速度快,可在十几天或一两个月内明显更大。
如果出现以上4种情况,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若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确认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不要一拿到结果就慌了,定期复查就可以。
而且,也不是所有甲状腺结节都需要“一刀切”,盲目手术可能白挨一刀,术后两三年仍有复发风险,根据具体情况遵医嘱治疗即可。
即便是甲状腺恶性肿瘤,也有95%以上属于乳头状癌,它是一种惰性肿瘤,不爱转移,也不爱进展,不用过度担心和恐惧。
保护甲状腺,做到3件事
首先,预防甲状腺癌在内的甲状腺病,有一个流传多年但没有科学依据的方法:不吃碘盐。
其实,网上流传的“吃碘盐诱发甲状腺疾病”的说法,并没有科学依据,大家不要盲目相信而放弃碘盐。
医院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于文斌也认为,目前为止,含碘丰富的食物跟甲状腺癌到底有什么关系,医学界还没有定论,也没有确切的研究支持。
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讲,食物中碘的含量也实在太少了,完全达不到能诱发肿瘤的剂量。
如果已经明确患有甲亢等甲状腺疾病,可咨询医生,必要时选用无碘盐。其他多数人只要按每天的建议盐摄入量(6克)吃含碘盐,是安全的。
甲状腺疾病高发,更不可忽视的是碘盐之外的因素,应记住以下几个方法:
1
防电离辐射
人体的甲状腺组织,只要接受较少的辐射就可能癌变,而且年龄越低,辐射伤害越大。
因此,人们首先要进行电离辐射的防护,尽量远离生活和工作中的辐射环境,减少颈部X线检查。
虽然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辐射较小,但最好控制使用时间,尤其青少年、儿童更需避免。
2
定期体检
甲状腺超声检查能查出大多数甲状腺结节,为早期发现和治疗甲状腺癌等疾病打下基础,以下3类患者要高度重视:
青少年儿童,甲状腺疾病会影响身高、智力等的发育。
育龄期女性及孕妇,会增加流产风险,影响两代人的健康。
70岁以上的老年人,容易增加房颤、心衰等风险。刚进入到70岁可以做一次甲状腺超声,如无异常且无相关症状,每隔一两年检查一次即可。
3
健康的生活方式
医院乳腺甲状腺外科主任医师鲁瑶表示:甲状腺病的发生,多与情志失调有关,如熬夜、紧张焦虑、生活压力大,都会加重甲状腺的负担,降低人体免疫力,刺激甲状腺病变。
因此,做到劳逸结合、保持健康的生活与工作方式也是预防甲状腺病的有效方法,平时应避免过度劳累、暴饮暴食,学会快速化解不良情绪,放松心情。
往期文章回顾(点击标题)
1、女子感冒入院,不到24小时心脏骤停!当心这些“假感冒”,可能致命!
2、90后“佛系青年”已经开始养生了,但方法让人哭笑不得~
3、王陇德院士:这10大“好习惯”,正在摧毁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