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甲状腺结节这类疾病,虽然很多时候医生也好、患者也好都保持着比较乐观的态度对待,毕竟在医学上其99%的几率是良性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情况总是多变的。
前不久,医院外科主任宋传建主任医师就接诊了一个很令人惋惜的患者——典型的被偏方给耽误治疗的例子。
30岁的小美在单位体检时,发现自己甲状腺上有个结节,大小超过一厘米,BI-RADS评级为4级,理论上要做活检,当地医生也建议她定期随访。
她却不以为然,还听信了美容院的按摩+中药保健治疗,一心想通过按摩以及喝中药来把肿块消除。谁知道,才过了半年,甲状腺结节就长到了五六厘米大!
这时候,小美才开始慌了。辗转找到宋主任的门诊时,已经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因为小美的甲状腺节不仅癌变,还出现了淋巴结转移。
宋主任说,甲状腺癌的发病高峰集中在30-50岁,女性患者是男性患者的3倍,这个年龄段,如果发现甲状腺肿块,一定要引起重视。不过近年来,甲状腺癌有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下的患者也不少,很多患者不重视,因为各医院诊治,耽误了最佳治疗时间,很可惜。
为什么有些结节只需随访
有些却一定要手术?
体检查出甲状腺结节的女性很多,有的人一点儿也不重视;也有人一下就慌了,看到结节仿佛就看到癌症了……
其实,不同类型的结节可能有本质区别,美国放射学会根据结节的不同情况推出了“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评价标准,并给予相应的处理对策,具体分类(注意,不是分级)如下:
TI-RADS1~5类
1类
阴性恶性风险为0
2类
良性恶性风险为0
3类
可能良性恶性风险1.7%
4类
可疑恶性分成以下三种亚型
4a
恶性风险是3.3%
4b
恶性风险是9.2%
4c
恶性风险是44.4%~72.4%
5类
高度提示恶性恶性风险87.5%
如果是BI-RADS1类—3类良性的多发结节,理论上不用做手术,定期观察随访就可以了,因为手术治疗风险太大,很有可能造成术后甲减需要终生服药。
但如果到了4类或更高级别,那就要做活检等来及时确诊病情,早发现早治疗。
就算得了甲状腺癌也别害怕,毕竟相比于其他癌症,甲状腺癌的生存率要大的多,5年存活率高达90%,很多患者都能够长期存活下去,只需要长期补充甲状腺激素就可以了,和正常人没有什么显著的不同。
女人一生患甲状腺癌的几率是男性的3倍
定期自查、体检很重要
宋主任说,一个女人患甲状腺癌的几率是男人的3倍。
他建议——
1.女性成年后,每月自查甲状腺。
看看甲状腺两边是否对称,摸摸是否有肿块。虽然大部分患者摸不准,但可以让大家有这个意识,能够提高警惕。
2.每半年做一次甲状腺B超检查;40岁后每年做一次甲状腺癌筛查。
高危人群在医生指导下辅助进行甲状腺检查,有助于甲状腺问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在癌前病变甚至更早的阶段预防肿瘤的形成,把甲状腺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
甲状腺结节钙化呢?要不要紧?知识点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最常见的疾病。
一趟体检下来,5个人中就有一个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钙化是甲状腺疾病诊断的重要指标,由于癌细胞快速繁殖,肿瘤中血管与纤维组织增生易出现钙盐沉积引起结节钙化,此外肿瘤本身也会分泌一些物质比如糖蛋白、黏多糖等引起结节钙化。相较于良性疾病,甲状腺恶性肿瘤发生钙化的可能性更大。
根据结节大小
钙化分为粗大钙化、微小钙化
直径
形态
发生情况
粗大
钙化
2mm
强光团、片状、弧形或其他不规则形态
多发生在甲状腺良性病变
微小
钙化
≤2mm
针尖样、颗粒样、点状、砂粒样
多发生在甲状腺恶性病变
简单点说
在甲状腺发现的钙化灶
颗粒越粗大,癌组织分化越好
恶性程度越低
反之
颗粒越小,如微小钙化,恶性程度更高
还有一种情况是
把类似微钙化的胶质浓缩强回声
认成了钙化灶
由于超声图像上常常伴有彗星尾征
即超声中伪像导致的影像表现
这种伪像和大量的胶质有关系
而大量的胶质一般表明是良性结节
所以,看到强回声光点
不要太过惊慌
先检查验明正身再说!
在甲状腺良性结节或恶性结节内均可以发生钙化。临床研究表明,甲状腺良性结节约有25%出现钙化阴影,其钙化特点多为粗大、小斑片状、弧状,分布比较集中。
甲状腺恶性结节的钙化特征多数表现为砂粒状钙化,呈散在或局限性分布。
若发现甲状腺结节内有微钙化呈卫星灶样散在分布,临床研究显示50%~60%的微小钙化可能是甲状腺癌。
除此之外,判断甲状腺结节是否为恶性,还需要结合结节的边界、形态、血流信号等特点来综合分析。
总之,甲状腺结节钙化不一定是癌,但可能跟甲状腺癌有关系。
宋传建主任医师
专长:曾医院外科主任,获得武警部队医疗成果奖项5项,先后发表论文50余篇。在甲状腺、乳腺的微创治疗上有独到的方法和技术。
最早在省内开展微波消融治疗甲状腺结节,独立完成甲状腺、乳腺微波消融手术近3千例。
看诊绿色福利通道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专业信息。欢迎留言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