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状腺微小癌的现代观点
关海霞滕卫平
中华内科杂志,,55(01):1-3.DOI:10./cma.j.issn.-..01.
甲状腺微小癌(thyroidmicrocarcinoma)是内分泌系统的老话题。近年来由于检查手段的迅速更新和健康检查的频度增加,甲状腺微小癌的发现率明显增加,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恐癌症流行;美国学者更是将甲状腺微小癌的增加形象地比喻为海啸(tsunami)。
以下从甲状腺微小癌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和治疗方式等方面,介绍该疾病诊治领域的相关进展。
一、甲状腺微小癌的患病率所谓甲状腺微小癌,是指直径≤1.0cm的甲状腺恶性肿瘤;鉴于绝大多数甲状腺癌为乳头状甲状腺癌,故甲状腺微小癌多指乳头状微小癌(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PTMC)[1]。Harach等[2]总结了美国、日本、加拿大、波兰、芬兰和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尸检资料发现,生前未发现的甲状腺癌的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Lee等[3]于年发表的荟萃分析中也提到尸检中甲状腺癌的发现率为11.5%,且多数为1~3mm的微小癌。这些研究一方面说明甲状腺微小癌是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肿瘤,是人癌共存的典型实例;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甲状腺微小癌的高患病率。
近些年对SEER数据库的分析显示,甲状腺癌的患病率显著增加,并以甲状腺微小癌的增加为主,但是其死亡率并没有增加[4,5]。结合Harach等和Lee等的报告,我们认为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的固有患病率即是很高的,只是以往受到健康意识、检查手段和检查频度的限制而没有显露出来。
二、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几篇临床综述和荟萃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
年,Roti等[1]纳入17篇文章、余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资料,得到下述临床特征:(1)女性患者比例为82.9%,远高于男性的17.1%;(2)乳头状甲状腺癌比例为65%~99%;高度恶性的病理类型(包括高细胞亚型)比例为0.8%;(3)诊断时15.0%的患者伴有淋巴结转移,0.37%的患者已出现远处转移。
年,Pacini[6]综述了6项甲状腺微小癌研究,证实超过20%的甲状腺微小癌为多灶性,确诊时平均11%出现腺外侵犯,28%存在淋巴结转移。
年,Mehanna等[7]的荟萃分析则比较了意外发现的微小癌与非意外发现的微小癌的临床差异,结果显示,意外发现的甲状腺微小癌癌灶更小、淋巴结转移风险更低。
同年,另一篇综述发现超过半数的甲状腺微小癌患者存在BRAF基因突变,后者是与乳头状甲状腺癌发生、进展相关的基因突变之一[8]。
不过,尽管部分甲状腺微小癌表现为高危病理亚型(如高细胞型等)、癌灶腺外侵犯、伴有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等的临床特点,但总体而言,甲状腺微小癌长期预后良好。
中国香港学者完成的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年间的例甲状腺微小癌和例非微小癌患者,平均随访时间8.2年,生存曲线提示甲状腺微小癌的术后生存率显著高于非微小癌患者[10]。
三、甲状腺微小癌的治疗方式鉴于甲状腺微小癌的高发性和上述临床特征,我们应当看到,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的特点,对生存几乎不构成威胁。因此,如何对甲状腺微小癌进行合理的治疗,引起了学界和公众的北京医院哪家治疗白癜风技术好北京看白癜风病哪个医院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