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的"海啸"已经波及我国,为甲状腺疾病求医的患者已经占内分泌科门诊量的50%以上。以高分辨率B超为主要检查手段的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筛查颇为流行,医院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手术量成倍增加。"恐甲状腺癌症"在社会和群众中急剧蔓延。
最近,甲状腺癌学界发生了三件大事。一是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韩国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显著增加的现状:二十年内甲状腺癌发病率增长15倍,成为国际上甲状腺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70/10万),被称之为甲状腺癌"海啸";二是美国甲状腺学会(ATA)再次修改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临床诊治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在今年年初颁布,首次提出一个保守、谨慎和更加规范的甲状腺癌治疗方案;三是今年年初,美国《临床医生癌症杂志》发表了我国学者陈万青等的文章《年中国癌症统计》,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我国年至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每年增加20.1%,甲状腺癌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三件大事传达一个共同的信息:甲状腺癌的筛查、诊断和治疗需要重新认识。
关于甲状腺癌方面的三个循证医学证据已经明确:一是非甲状腺疾病死亡病例的尸检显示,隐匿性甲状腺癌的检出率是11.5%,芬兰学者报告高达35.6%;二是甲状腺癌的发病率急剧增长,这是B超技术改善带来的甲状腺微小癌检出率增加所致;三是甲状腺癌具有惰性生长的生物学性质,即使是发生了局部淋巴结转移,复发率和死亡率都极低。所以出现了甲状腺癌发病率持续升高,死亡率却保持恒定的特殊现象。肿瘤学界将这种现象定义为"过度诊断"。
我国甲状腺学界面临着甲状腺癌的严峻挑战,医疗保障系统承受着医疗费用的巨大压力,甲状腺癌患者面临着困惑和恐惧。试想基于目前B超的检测能力,所有直径大于3mm的隐匿性甲状腺癌如果都被检查出来,患病率就是现在的倍。我们将如何应对这样的局面?
我们建议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和甲状腺学界应当未雨绸缪,吸取韩国的经验教训,有所作为。一是学术界要统一思想,重新认识甲状腺癌的惰性特点,处理好积极与保守、治疗与预后、手术和并发症的关系。二是内分泌学、外科学、核医学等学科要借助美国ATA《新指南》颁布的契机,学习和理解它的新观点,结合我国国情,修改和完善我国的《甲状腺结节和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诊治指南》。三是政府有关部门加大对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结节研究的资助强度,积极开展大样本的前瞻性、干预性多中心研究,尽快获得我国自己的循证医学证据。同时研制开发预测甲状腺癌预后的金指标,避免和减少不必要的甲状腺手术。四是新闻媒体宣传已经公认的甲状腺癌惰性特征的事实和监测甲状腺癌的方法。五是医疗机构要规范诊治,不鼓励甲状腺癌的B超筛查,按照科学规律治疗甲状腺癌和甲状腺结节患者,争取我国甲状腺癌患者的最大福祉。
本文来源: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点击观看近期热文染色体基因组芯片在儿科遗传病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特发性肺纤维化诊断和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熊猫医生漫画:人生最后一次骨折
人民日报
请对医生好一点做不到尊重也不要伤害
医学博士写的看病神文,终身受用
一个假人放在宝宝面前,结果她的举动让世界吃惊!只治疗白癜风的专科医院白癜风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