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家病理不再是恶性肿瘤,甲状腺肿瘤

随着医疗检测技术发展以及精准度的提高,尤其是B超检查在体检中的广泛应用,使得甲状腺癌(绝大多数为甲状腺乳头状癌)得以早期发现并使患者得到早期治疗。但令人深思的事实是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表明虽然发病率持续升高,但是甲状腺癌的死亡率并无太大变化。早期诊断而切除了甲状腺的患者需要终生服用甲状腺素来补偿甲状腺功能,患者需要承受体内激素水平过度波动所带来的各种不适,降低了生活质量。

基于以上原因,很多专家提出对于甲状腺癌的诊断标准需要做出改变,过度诊疗的现状不容乐观。YuriE.Nikiforov,匹兹堡大学病理系副主任等医生组成的国际医生团队(24位病理专家,2位内分泌专家,1位甲状腺外科医生,1位心理科专家以及1位患者)经过对多年的流行病学资料的整理和收集以及甲状腺肿瘤病理学的研究,将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JAMAOncology》杂志(在线发表日期.4.14)。

国际团队的专家们表示这种被重新分类的肿瘤是甲状腺内由完整的纤维组织包膜围绕的肿物,肿物细胞核相似于乳头状癌细胞,但细胞未突破包膜,预后良好。外科切除全部甲状腺以及随后的放射性碘治疗是不需要且有害的。因此他们提出重新修订肿瘤分类:将具有包膜的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EncapsulatedFollicularVariantof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EFVPTC)命名为具有乳头样核特征的非浸润性滤泡性甲状腺肿瘤(NoninvasivefollicularThyroidneoplasmswithPapillary-likenuclearfeatures,NIFTP)。此类肿瘤不再是癌症中的一种。

(此图片来自于YuriE.Nikiforov医生已发表的论文)

数据表明美国每年新增大约名甲状腺癌患者,其中有大约人患上的是国际专家团队研究的此类甲状腺肿瘤。新的分类降低了对此类疾病的评级,对于这种毫无威胁的肿瘤,患者无需切除全部甲状腺。

多年的随访和流行病学数据支持国际团队的结论,国际专家团队对非浸润性EFVPTC患者的13年的回顾性研究表明此肿瘤单侧腺叶切除后无一复发,与甲状腺根治切除预后无差异。因此,综合现有的随访资料,将这种具有非常好预后的非浸润性病变,称之为“癌症”是与其生物学行为不相符合的。此外,进一步的分子病理学研究提示NIFTP可能是浸润性EFVPTC之前处于良性阶段的前驱病变。

希望世界卫生组织能够尽快接受和推广他们的研究成果,以便于全球各国的甲状腺疾病诊疗指南接纳这一新的分类和处理建议。

对于细胞病理医生来讲,这是个极大地挑战,因为甲状腺乳头状癌的细针穿刺诊断在多数病例中依靠的是对于肿瘤性的细胞核结构的辨识,此肿瘤的确诊,需要与B超医生紧密合作,必要时需要进行术中冰冻检测。

对于已经被诊断为具有包膜的滤泡型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患者,现在可以不必过分紧张,因为国际著名专家们认为该病已经不属于恶性肿瘤范畴。专家建议患者无需切除全部甲状腺,仅病灶局部切除或病变所在腺叶切除即可。

(该文作医院病理科)

请长按







































白癜风可以治愈么
患了白癜风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bzl/1052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