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些数字吓死你:
当前全球20岁及以上成人:14亿人超重,其中2亿多男性,近3亿女性达到肥胖;全世界每个成人中有10人肥胖;
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公布:美国因肥胖每年造成约10万~40万人死亡。美国以万肥胖人口位居第一,紧随其后的是中国和印度。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到年,中国将有超过一半人口超重。且临床中发现,儿童、青少年肥胖人数越来越多。目前我国18岁以下肥胖人口已达到1.2亿。
全球每年因肥胖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死亡达万,成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个可预防的致死性危险因素。肥胖可能成为21世纪的头号杀手,给人们招来一身病。
癌症。《柳叶刀》最新研究指出,英国研究人员针对万年龄在16岁以上的人,进行了长达7年半的追踪调查,共发现人患癌,而体脂指数与17种癌都有统计学上的显著相关性。比如每增长5kg/m2的体脂指数(意味着一个身高px、体重60kg的人,体重增长8kg左右),那么子宫癌、胆囊癌、肾癌、宫颈癌、甲状腺癌以及淋巴瘤的发病率就会明显上升。从统计学上看,每增加1kg/m2的体脂指数,英国每年就会新增名肿瘤患者。
对此,专家称:该研究说明肥胖与癌症呈相关性。
心脑血管疾病。超过标准体重15公斤的人群中,30%患高血压,大部分患高血脂,两者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肥胖是导致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每增加5公斤体重,患冠心病几率就升高14%,中风危险率提高4%。
糖尿病。糖尿病在体重正常人群中的发病率仅为0.7%,但中度肥胖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会增加4倍,严重肥胖者会增加30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大量脂肪堆积容易导致睡眠时出现打鼾、水肿甚至呼吸困难等,严重者可能出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骨关节病。体重过度增加对骨骼和关节是额外负担,容易引发关节炎、肌肉劳损等问题。
脂肪肝。内脏脂肪堆积程度与体重成正比,过多脂肪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
抑郁症。肥胖会引发焦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肥胖可使女性患抑郁症风险提高三成。
不孕。肥胖会导致女性体内雌激素增多,可达正常体重女性的2~5倍,继而引发月经不调等问题,影响受孕。
2、来自测一下你自己的体脂指数吧!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体脂指数计算公式:体脂指数(BMI)=体重(kg)/身高(m)*身高(m)。体脂指数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30以上为肥胖。
但是,东方人体质与西方人有较大差别,西方人的肥胖多是全身性肥胖,中国人的肥胖多是向心性肥胖(脂肪沉积以心脏、腹部为中心),且研究显示,中国人不需要胖到西方人那个程度,就会出现诸多健康问题。因此,我国提出了更适合国人的肥胖标准,即体脂指数大于等于24为超重,大于等于28为肥胖;男性腰围大于等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等于80厘米为腰部肥胖标准。
3、肥胖的原因有哪些?
“吃得油、动得少”是全球肥胖率居高不下的主因。
城市人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喜欢通过“大吃一顿”来缓解压力,肥胖便随之而来。
遗传与环境因素,代谢与内分泌功能的改变,脂肪细胞数目的增多与肥大,药物性肥胖,肠道问题等也是导致肥胖的因素。
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原因会增加体重。比如卧室灯光过亮会干扰生物钟,让人们在晚上想吃东西;每天喝一罐含糖饮料,每年体重将增加约7公斤;爱看电视的孩子更易发胖,边看边吃发胖最快;睡眠不足会改变体内荷尔蒙分泌,造成乏力,使人活动减少,从而诱发肥胖。
4、肥胖了,该怎么办?
肥胖是一种可预防的疾病,任何时候开始减肥都不晚。肥胖的人只要减轻20磅(约9公斤)的重量,就能对身体产生长远的积极影响,即使反弹也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能长期改善睡眠呼吸暂停、高血压、骨关节疾病等问题。
科学减肥的关键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应避免高油高脂饮食,多运动。运动是减肥的最佳选择,快走、游泳、跑步、骑车等是较好的方式。一般来说,运动时间至少要持续30分钟以上,中到大强度间歇运动减肥效果较佳。此外,适当的补充具有活性的益生菌,对摆脱高油高脂引起的肥胖也很有帮助。益生菌中最有效的当属嗜酸乳杆菌和长双歧杆菌。“新昂立1号益生菌颗粒”所含的嗜酸乳杆菌LA11-ONLLY和长双歧杆菌BL88-ONLLY都在法国巴斯德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存,均取得唯一的国际身份证号。每条新昂立1号里生产日含有高达亿个复合活菌。特有的冷冻干燥活菌包埋技术,使活菌更加耐口腔唾液酶、胃蛋白酶、胃酸及人体正常体温,在肠道中活性更久作用更好。复配低聚木糖,同时促使益生菌在人体内自我繁殖,从而长久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双向调节腹泻和便秘,且对人体无毒副作用,无依赖性。尤其针对中国肥胖人群的向心性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