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怎么得的好治吗专家来解答

(文字作者:陈春悠张艳静)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在我国较西方国家低,常见20-40岁女性。甲状腺医院中,往往占头颈部肿瘤的首位。本病在一些沿海城市似更较多见,且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从20岁以后明显上升,30-34岁达高峰,54岁以后明显下降。关于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近年来研究表明有以下几个因素:

1.癌基因及生长因子;

2.电离辐射:日本原子弹爆炸幸存者中甲状腺肿瘤发病率明显升高。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年间,乌克兰幼儿及青少年甲癌患病率明显上升,大多发生于接受放射线≥5Gy地区内。

3.缺碘:缺碘一直被认为与甲状腺肿瘤发生有关,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甲癌不仅在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多发,在沿海高碘地区亦常发生,地方性甲状腺肿地区所发生的多为滤泡癌或未分化癌,而高碘地区则多为乳头状癌,其致病因素有待深入研究。

4.性别与女性激素:甲癌发病性别差异较大,女性明显高于男性,雌激素可促使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TSH),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生长主要受TSH支配,它对甲癌的发生也起着促进作用。

5.家族因素:在甲癌患者中,常可见一个家庭中一个以上成员同患甲状腺癌者,甲状腺乳头状癌家族中3.5%-6.2%同患甲癌,甲状腺髓样癌家族更是如此。

6.其他:一些甲状腺增生性疾病如腺瘤样甲状腺肿和功能亢进性甲状腺肿,分别有约5%和2%合并甲癌,多年生长的甲状腺腺瘤亦可癌变。

甲状腺癌主要分为乳头状癌、滤泡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其中乳头状癌发病率最高,约占75%-80%。临床上乳头状癌多无明显恶性表现,约半数以上可误诊为良性,肿瘤多呈软胶性硬度,仅1/4较硬,不规则、边界不清,一般活动尚可,约1/10与气管固定,瘤体较大时常伴囊性改变,晚期可累及周围软组织或气管软骨而使肿瘤固定,或累计喉返神经而发生音哑,少数合并不同程度呼吸困难,颈淋巴转移较常见,包膜内、腺内及腺外型乳头状癌颈淋巴转移率分别为28.8%、69.3%及73.7%,转移淋巴结多位于颈深下及中组淋巴结,晚期也可转移至上纵隔或腋下,血行转移较少,远处转移可至肺、骨。甲状腺微小癌(直径小于1厘米)临床检查不宜查出,往往以颈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也可压迫喉返神经首先出现声音嘶哑。

诊断方法中B超是一种方便、快捷、准确率高的诊断方法,可检出直径大于2-3mm的结节,瘤内常可见乳头状突起,边界欠清晰或包膜不完整,50%-60%结节内有细小砂砾样钙化,表现为点状强回声等特异表现。另外CT、核磁、核素扫描等检查手段均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PETCT对甲癌有较高确诊率,到目前为止是诊断率最高的无创检查手段。

甲状腺乳头状癌虽大多数病期较长,生长缓慢,但仍属致命性疾病,治疗切不可疏忽大意,应勿失初次治疗的宝贵时机,正确处理,使患者得到较高治愈机会。甲状腺乳头状癌目前仍主要依靠外科手术治疗,专科医生已经积累了丰富的手术经验,是比较安全的。手术方案采取患侧腺叶全切合并峡部切除的术式,还应同时采取选择性颈淋巴清扫术,只要手术彻底,是可以长期生存的。术后进行内分泌治疗(甲状腺素治疗)也是非常有意义的,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性的抑制下丘脑分泌的激素来抑制垂体前叶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可对甲状腺组织的增生及癌组织生长起抑制作用。常用量为左旋甲状

腺素片50-ug/d,开始从50ug晨起顿服,2-3个月检查一次血液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逐渐增加剂量,至该激素水平降至0.1以下,患者处于正常和轻度甲状腺功能亢进之间,然后维持该剂量,终身服用。尤其是年轻女性,在妊娠期间也不能停药,否则容易导致新生儿呆小症。

本病与其他内脏癌相比一般预后较好,但有些因素可影响预后。1.性别与年龄:女性预后一般较男性好,年龄越小预后越好。2.肿瘤大小:原发癌大小与预后有一定关系,微小癌(直径小于1厘米)虽淋巴转移较多,但一般预后较好,很少死亡。原发癌直径大于1.5cm及小于1.5cm复发率分别为12.7%及4.8%,死亡率分别为2.1%及0。3.原发癌侵犯程度:原发癌局限于被膜内者预后最好,侵出肿瘤被膜(腺内型及腺外型)则较差。4.原发癌病理分级:分化好较分化坏者预后明显为好。5.淋巴转移:无颈淋巴转移较有者预后明显为好。

《燕赵卫生动态》

一个关乎百姓健康的







































白癜风治疗时间
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bzl/1604.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