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黎教你看B超你体检查出的甲状腺结节,到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http://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繁一研究

用专业的力量化繁为简

主编说

本期主编

南京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导

恐慌大多来自于未知,尤其是对于健康来说。过多的担忧不但给自己平添烦恼,也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所以,我们需要把未知的恐慌变成已知的力量。自从上次龚黎医生解读了乳腺结节的超声检查,繁一后台一直收到读者们关于各种超声报告的询问,为此我们决定开设超声检查专栏,教大家读懂超声检查报告,一起增加已知的力量吧!

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节奏,也改变了许多人的生活方式,“劫后余生”的人们开始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大家都开始将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或者购买补充医疗保险,列入了生活规划中。

甲状腺结节,是一个几乎所有人都听到过的病症。

每年体检过后,都有一堆人因为查出甲状腺结节而惴惴不安。

闺蜜因为这个拒绝炸鸡啤酒,朋友因为这个拒绝熬夜加班,亲戚因为这个住院开刀。

到底这个熟悉又陌生的疾病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影响如何?什么样的结节需要开刀?什么样的只需要每年复检即可?

今天,就为大家一并解决。

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患有甲状腺结节?

人群中“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并不是所谓的现代人饮食、生活习惯的改变等等,而仅仅是因为检查技术的进步。

以前医生触诊检查甲状腺,靠手摸只能发现1cm以上的结节,现在超声检查可以发现小至0.1cm的结节。

随着甲状腺超声检查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率已经从手检的3%~7%提高至20%~67%。

得了甲状腺结节,是不是很严重?

如果得知自己有“甲状腺结节”,大可不必过于惊慌,“甲状腺结节”是一种非常常见而且温和的疾病。

大约95%的甲状腺结节均为良性病变,恶性病变只是极少数。

所以,虽然患病人数的数据很可怕,但我们要对“甲状腺结节”有个理性的认识,不要盲目慌乱。

教你一眼看懂甲状腺超声报告!

看懂甲状腺超声报告,就要先学会看懂报告上的“TI-RADS分级”标准。

“TI-RADS分级”又称“甲状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是用于对甲状腺结节超声检查后的评估和后续指导。

年美国放射性学会ACS对TI-RADS分级做出了最新说明,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分为5个方面:

结节结构、回声、纵横比、边界、微钙化。

根据以上5方面评分的分值总和,把TI-RADS分为0-6级,大家可以根据下表结合自己的检查报告来查看。

甲状腺结节的TI-RADS分级表

0级

临床疑似病例超声无异常所见,需要追加其它检查

1级

高度提示良性,超声显示正常

2级

良性结节,可能良性病变,恶性风险为0,需要临床随访

3级

不确定病变,可能良性结节,恶性风险为<2%,需要临床随访

4级

可能恶性病变,恶性的可能性为2~90%,需要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5级

可能恶性病变,恶性的可能性为≥90%,需要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6级

细胞学确诊为恶性病变

确定分级后,我该怎么办?

看懂超声报告上标注的甲状腺结节TI-RADS分级之后,就可以根据分级进行以下操作:

0-3级的结节,只需要定期复查超声检查即可;

4-6级则需要立即确认结节性质。

US-FNAB(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作为判断结节性质的金标准,是国内针对4级及以上甲状腺结节,广泛开展和应用的重要方法。

美国内分泌医师学会/美国内分泌学会/意大利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ACE/AME)制定的指南中,将甲状腺结节前文TI-RADS分级与结节的直径大小相结合,用以判断患者是否需要进行US-FNAB检查。

AACE/ACE/AME对甲状腺结节FNAB的推荐

TI-RADS分级

结节直径

建议

4级(中-高度可疑恶性)

≥10cm

FNAB

4级(中-高度可疑恶性)

5~10cm

FNAB或密切随访

3级(低危结节)

≥20cm

FNAB或密切随访

3级(低危结节)

≥20cm,结节不断增大或存在高危因素

FNAB

如果你还是对自己甲状腺结节的检查和随访有些迷茫,可以根据下图进行随访流程。

甲状腺结节随访流程图

以下tips注意啦!

最后,我还想补充几条甲状腺结节的特殊情况:

01

“微钙化”是TI-RADS分级中的一项重要评分指标,但实际检查过程中,微钙化可能会与甲状腺内胶质结晶混淆,这需要超声医生的经验来判断。

02

“单发性结节恶性可能性大,多发性结节都是良性的。”这种说法并不准确。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的数量无关,多发性结节中可能良恶性并存。

03

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如果体积过大,压迫气管、食管,引起呼吸或吞咽困难、声音嘶哑等,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应予以处理。

04

14岁以下儿童被诊断出甲状腺结节要引起重视,因为儿童甲状腺结节恶性的概率明显高于成人。

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发展,提高了许多疾病的诊断率,对此我们要保持谨慎且理性的态度,不必过多恐慌。

与其担心健康风险,不如及时调整自己的不良身体习惯,而不是每次等到体检完才想起来。

只有健康意识真正的提升,才是保护自己最好的法宝。

作者简介

龚黎

医院

超声诊断科

主治医师

编辑:党蓓蕾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zxa/11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