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碘吃多导致加碘盐还吃不吃一文搞

缺碘可能会造成

大脖子病、呆小症

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常识

以前这种病十分普遍

随着上世纪末的

食盐加碘政策

这种病症逐渐匿迹

可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高发

让不少人开始怀疑自己

碘会不会吃多了

甚至拒绝吃碘

但这样做

若产生碘缺乏病

后果可是很严重的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

好好聊聊那“碘”事

关于碘元素

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也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

而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因此,碘元素对于智力发育十分重要,也被称为“智力元素”。

缺碘危害及“碘缺乏病”

人体的碘依赖自然环境供应,一旦摄入不足,就会造成身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那么如何知道自己是缺碘了?

常见症状有乏力、精力(体力和脑力)不足、精神不集中、易疲劳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碘缺乏,造成机体碘摄入不足所引起的一组疾病和危害的总称。

碘缺乏的主要危害有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特征)和亚临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缺碘?

人体内的碘80%-90%来源于食物,10%-20%通过饮水获得,5%来源于空气。

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因此,我国是碘缺乏危害十分严重的国家之一。

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孕妇和儿童更容易缺碘而受伤

缺碘的危害在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影响最大。因此孕妇、哺乳期妇女、0-3岁婴幼儿和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高危人群。

妇女在怀孕期间如果缺碘,会导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先天畸形。

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和体格发育障碍。

儿童正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一旦碘缺乏,也会影响智力发育,并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如何预防碘缺乏?

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通过补碘可以避免发生碘缺乏。食盐加碘是WHO等国际组织推荐的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最安全、最有效的措施。

对于一般人群,只要能够吃到合格碘盐,就能够保证碘营养,不需要再吃任何含碘保健品和碘强化食品。

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因对碘的需要量加大,还需要进食一些含碘量高的食物。

由于碘是一种比较活泼、易于挥发的元素,含碘食盐在贮存期间及烹调过程中都会有所损失。

一般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盐中碘损失率越高。油炸、干炒等高温烹调方式的碘损失率大于蒸煮的烹调方式。

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用碘盐爆锅和长时间炖煮,以免碘受热而失去补碘的作用。

有哪些富含碘的食物?

大海是自然界的碘库,故海洋生物内的含碘量很高。

含碘量最高的食物为海产品,包括海带、紫菜、鲜海鱼、蚶干、蛤干、干贝、淡菜、海参、海蜇、海虾等。

其他食物中,蛋、奶含碘量较高;其次为肉类,再次为淡水鱼,水果和蔬菜含碘量较低。

甲状腺病人摄入碘的注意事项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碘过量所致的甲减以及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患者,不适宜补碘以及忌用富碘食物。因为补碘会增加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剧病情,这类患者应该选择购买不加碘食盐。

甲减患者视情况选择高碘或低碘饮食。缺碘型甲减要应适当补碘,可多摄入些高碘食物。如果是自身免疫性甲减,不必特意补碘。

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癌?

碘缺乏会致病,但碘过量同样对身体有害。

碘摄入超标,会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出现心率加速,气短,食欲亢进,怕热多汗,烦躁,手、舌和眼球震颤等症状,因此补碘并不是越多越好。

但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微小癌增加为主,这可能与甲状腺筛查及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有关。

虽然海产品中含碘较多,但紫菜和海带这些食物在膳食碘摄入中的贡献率实际上只有1.6%到3.0%,而且这些高碘食品,我们也不是每天都吃啊!所以正常人群补碘依然得靠加碘盐。

总结:只要食用碘盐在正常范围内,就无需担忧,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

来源:深圳妇幼健康

编辑:宣教科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zxa/1195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