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癌症,寻常人都会想到:死亡、化疗、花钱如流水......
但有这么一类癌症,10年生存率高达90%以上,人均治疗花费不到2万;
这就是甲状腺癌,被称为“幸福癌”。
其实哪有什么可喜,全靠同行衬托而已.....
相比于其他癌症患者,甲状腺癌患者自然会有劫后余生、天选之子的感觉。
甲状腺并不罕见,死亡率低
甲状腺癌本身并不是罕见的疑难杂症。年末,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中国肿瘤的现状和趋势》显示:甲状腺癌在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排行榜上,占第5位。全国有2亿人不同程度患有甲状腺疾病,1万人中就有1人为甲状腺癌,整体患病人群开始年轻化,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3倍!另外,有家族遗传史、超重或肥胖、存在甲状腺肿、桥本甲状腺炎等情况,也可能增加甲状腺癌的风险。
伴随着体检普及率提高,甲状腺癌正逐渐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实体肿瘤之一。
这么常见的癌症,治疗方案也会相对成熟。所以甲状腺癌虽然同样被称为恶性肿瘤,但其死亡率并不高,根据年全球癌症报告的数据,全球的甲状腺癌死亡率约为0.4%。通过早期手术治疗,五年生存率可高达80%以上。总体来讲,与其他肿瘤相比甲状腺癌是一种进展较慢的实体肿瘤,是目前所有恶性肿瘤中存活率和治愈率较高的癌症。
治疗费用相对低
除了治愈率问题,大部分患者比较担心治疗费用到底贵不贵?
事实上,轻度甲状腺癌的费用相对较低,根据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关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的出院者人均医药费来看,治疗花费人均也不足2万元,并不会对患者的工作生活造成重大负担。
患癌前购买重疾险,巨额理赔费喜从天降
因为甲状腺癌的检出率较高,大部分患者得到重疾险理赔之后,除了少部分用于某公司发布的理赔案例中,33医院检查,病理诊断结果为恶性度最低的甲状腺乳头癌且未发生转移。陈女士共投保3份保险,重疾保额总计55万元,而其实际医疗费用仅1.25万元。
很显然,对于购买了重疾险的甲状腺癌患者来说,甲状腺癌不仅能够被治愈,还能获得经济回报。因此,甲状腺癌又被叫做“幸福癌”或“喜癌”。
也正因如此,甲状腺癌不太符合人们对于“重疾”病情严重、治疗费用高昂、病后需要长期康复的认知。所以近几年,关于甲状腺癌要不要被剔除重疾险理赔范围,一直是个热门话题。
幸福背后也有隐患,不同分型预后不同
甲状腺癌是发生在甲状腺的一种癌症。甲状腺是一个蝴蝶状的腺体,在脖子的前面,包裹在气管的前面。甲状腺有两个腺叶,气管两侧各一个,中间由一小块组织连接(峡部)。甲状腺是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由分泌和控制体内激素的腺体组成。甲状腺产生调节心率、血压、体温和能量代谢的激素,也就是甲状腺素。
得了甲状腺癌是否是“幸福癌”的关键是看甲状腺癌的分型。根据甲状腺癌细胞病理学类型分类,甲状腺癌有四种主要类型:
01
甲状腺乳头状癌
甲状腺乳头状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癌类型,约占所有病例的80%。乳头状甲状腺癌来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通常生长缓慢,但仍可能扩散到颈部淋巴结。然而,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发生在甲状腺的一个腺叶中,偶尔情况下也可以同时在两个甲状腺叶中发现。比较庆幸的是,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都可以通过手术成功治愈。
02
甲状腺滤泡癌
大约10-15%的甲状腺癌可为滤泡型甲状腺癌。像甲状腺乳头状癌一样,滤泡型甲状腺癌来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也可能扩散到颈部淋巴结。然而,与甲状腺乳头状癌相比,它的侵袭性稍强,而且经常侵犯血管,更容易扩散到远处的器官,如骨骼或肺部。
03
甲状腺髓样癌
甲状腺髓样癌占所有甲状腺癌比例的2%-5%。甲状腺髓样癌来源于甲状腺C细胞。在某些情况下是遗传性的,由遗传性基因突变引起。任何有甲状腺髓样癌的家族成员都应进行已知导致该疾病的基因突变测试,除非该癌症患者已明确不携带该突变基因。这种类型的甲状腺癌可能更具侵袭性,除非早期诊断,往往在发现时已经扩散到淋巴结、肺或肝脏。甲状腺髓样癌主要有两种类型:散发性和家族性。
(A)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这是最常见的甲状腺髓样癌,占所有甲状腺髓样癌的75%。多见于老年人。
(B)家族性甲状腺髓样癌:这是甲状腺髓样癌的遗传形式。它通常在儿童期或青壮年的发病,也有中老年时候发病的。
04
甲状腺未分化癌
甲状腺未分化癌是最具侵袭性,恶性度最高的疾病,仅占所有甲状腺癌病例的1%。甲状腺未分化癌发展迅速,常迅速扩散到颈部其他器官,如气管和身体其他部位。它具有很强的侵袭性,几乎对所有的治疗反应都不好。
而这个就不是“幸福癌”了!
主流甲状腺乳头癌治疗方案:
战略上蔑视,战术上重视
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甲状腺乳头癌占了九成,它生长缓慢。
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因甲状腺癌的类型、肿瘤的分期、患者的年龄和一般健康状况而异。
01
观察
观察主要是指甲状腺微小癌的观察。目前,几乎所有北美内分泌的医生接收到无转移的小于1厘米微小癌患者都不会把他们送到手术医生那里去。静静地看着微小癌装装逼也没有什么好,有时候一装就是一辈子。
1厘米是一个大概的分界线,但是具体的情况还是要具体的分析。并不是说1厘米以下就一定不要选择手术;也不是说1厘米以上就一定要选择手术。
比如很多青少年的甲状腺癌是弥漫硬化亚型,最大的肿瘤直径不超过1厘米,这时候依旧要选择手术的。我见过有人是这种类型的肿瘤体检出来的,医生没有注意到,两年后已经发展成了双侧侧颈部的转移。
再比如,有70多岁的老年人合并了其余的原发肿瘤。哪怕他的甲状腺癌有1.2厘米,只要术前彩超没有明确的转移,可能观察对于他而言就是最好的方法。
02
手术
手术依然是甲状腺癌治疗的根本,甲状腺癌的手术方案这十年间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更加推崇的做法是,精确的术前和手术中评估,减少不必要的预防性清扫,在保护功能和盲目清扫中更多的时候选择前者。侧颈部淋巴结一律不做预防性的清扫,中央区的争议一直存在。
03
碘治疗
下面这些碘治疗的观点都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
只要有转移就必须进行碘治疗
只要做了全切碘治疗,指标就应该毕业,否则就是碘难治
一次清甲,二次清灶,治疗两次起步
只要肿瘤吸碘,就可以持续进行碘治疗
过去在发达国家,至少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都接受了碘治疗,而现在这个比例应该低于百分之五十。微小淋巴转移和腺外侵犯不一定需要碘治疗第一次碘治疗后一定要评价其疗效,如果肿瘤负荷有明显降低才会考虑行第二次碘治疗小剂量碘扫复查逐渐退出历史舞台。04
消融
这是一个相对有争议的话题,在国医院都会采用这个技术。
消融在甲状腺癌和别的肿瘤治疗中目的不一样,在别的肿瘤中它更多的起到的是姑息减瘤的作用。在甲状腺癌中,主要是认为肿瘤的活性较低,即便观察也不会出问题,消融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的是减瘤和减轻病人心理负担的作用。
消融可以用于单个微小癌以及术后转移的少量淋巴结。有选择的对病情适合的病人做消融处理也许是合适的,但是不适合以赚钱为目的劝导所有病人都进行消融处理。
05
外放疗
外放疗主要是用于肿瘤分化非常差的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治疗,治疗的副作用比较大。通常来说,它不适合用于50岁以下的病人,而即便是50岁以上的病人,用的情况也非常少。
06
靶向治疗+免疫治疗
短短的十年,甲状腺的靶向免疫治疗经历了从没有到有,从有一种药到有几十种药进入临床的过程。
比如,被FDA批准的靶向药索拉非尼和乐伐替尼;
比如,正在临床的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LOXO-和LOXO-;
再比如,基于PD1和PDL1的抑制剂的免疫治疗;
它们的出现,让更多高危病人从绝望中找到希望。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