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波教授直击当前甲状腺癌诊治热点和难点

 引言 

中国学者近年来正逐渐成为国际医学学术舞台的核心之一,他们不断地在国际权威期刊和高水平学术会议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用中国最强音震撼着世界。甲状腺癌领域也不例外。

近期,医院核医学科陈立波教授团队一篇关于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RR-DTC)的综述发表于CriticalReviewsinOncology/Hematology杂志,全方位呈现了中国学者在甲状腺癌领域的成就和思考。丁香园第一时间采访了陈立波教授,分享了他在甲状腺癌领域深耕多年的心得和文章背后的故事。

图1:陈立波教授

直击:甲状腺癌治疗最前沿

陈立波教授介绍,近30年来甲状腺癌的全球发病率持续上升,增长速度在所有实体瘤中名列前茅。与此同时,死亡率呈现持平状态,据此计算,全球因甲状腺癌死亡的总人数在不断增长。这个现象引发了他的思考,过去几十年甲状腺癌治疗是否存在误区?导致甲状腺癌疗效难以进一步提升的瓶颈究竟在哪里?

众所周知,分化型甲状腺癌在甲状腺癌中约占90%,传统的「三步走」策略,即手术、碘-和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可以治愈大部分患者。然而,约有15%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会发生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其中近60%的病灶最终被证明为RR-DTC,患者预后较差。20多年的临床经验和长期的科研实践使得陈立波教授意识到,RR-DTC就是进一步降低甲状腺癌死亡率的元凶。他告诉丁香园,「我们选择RR-DTC作为这篇综述的主题,恰恰是抓住并直面当前甲状腺癌诊治的热点和难点。」

在新鲜出炉的这篇综述中,陈教授汇总分析了过去近10年来全球RR-DTC诊治相关数据,并结合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思考,从定义、发病机制、诊断、治疗以及未来研究设想等多方面,对RR-DTC进行了充分阐述。文章在探讨了RR-DTC更为全面和精确的定义后,客观介绍了多种影像手段如超声、CT、放射性核素显像等在RR-DTC评估中的作用,并用最大的篇幅介绍了治疗方面取得的进展,包括观察等待、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如分子靶向、再分化、基因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在这篇综述中,我们不仅可以详尽了解关于RR-DTC的既有共识,还可以在尚存争议之处看到陈立波教授个人的鲜明观点。

探寻:靶向治疗带来的柳暗花明

在这篇综述中,治疗是占篇幅最大的,尤其是在靶向治疗领域部分,陈立波教授用了「浓墨重彩」形容,足见他对靶向治疗的重视程度。他介绍,近年来,分子靶向治疗是甲状腺癌治疗领域最令人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zxa/12240.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