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性淋巴结消融

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的主要转移途径是颈部淋巴结转移,对于PTC根治术后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者以往的处理方式为外科再次切除或者放射性碘治疗,然而部分患者由于主观或客观原因无法再次外科手术或放射性碘治疗,超声引导下淋巴结射频消融安全可靠,疗效显著,为这一类患者带来了福音。病例分享患者女性,42岁,两年前因PTC在我院行“左侧叶+峡部切除术”。因近期超声随访发现左颈部IV区淋巴结异常就诊,并在我院对该淋巴结行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病理证实为PTC淋巴结转移。由于患者恐惧手术,拒绝再次外科治疗。经我中心方建华主任仔细评估,并与该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后,认为该淋巴结可行射频消融治疗。

左颈IV区淋巴结,皮髓质结构不清,伴多发钙化

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病理: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

手术过程

1

超声评估,完善术前检查,风险告知;

2

颈丛麻醉; 

3

超声引导下使用隔离液(生理盐水),形成安全隔离区域,以保护颈动脉、颈内静脉、食管、甲状旁腺及喉返神经等重要脏器免受损伤;

4

将射频针插入病灶远端; 

5

运用多点固定消融技术; 

6

实时超声显示病灶开始被热消融强回声所覆盖,逐步分层移动消融,最后完全覆盖肿块周围,退出射频消融针。

射频消融的过程

术后即刻造影评估,消融区呈明显“空洞”效应淋巴结消融适应证

1

影像学高度提示转移性,病理证实为转移性淋巴结;

2

无法耐受外科手术;

3

放射性碘治疗无效;

4

患者主观意愿;

5

转移性淋巴结能够与大血管、重要神经分离且有安全操作空间。

超声引导下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射频消融利用射频针的热消融原理能使淋巴结瞬间失去活性,该项技术具有创伤小、疗效明显及并发症少等特点,且术后恢复时间较短,患者满意度高,为PTC根治术后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治疗方案。

注:本文内容来源于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zxa/1288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