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受生活环境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生活压力加大及健康体检普及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甲状腺疾病的发现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甲状腺疾病已成为内分泌代谢疾病中的常见病和高发病。
与发病率升高相对应,如今的甲状腺疾病诊疗存在着“过度”的倾向,“恐甲状腺癌症”在社会和群众中蔓延。尤其是结节患者,或由于患者“求放心”,或因为既有诊断方法难以做出准确的预后,一些可以免于手术的患者选择了“长痛不如短痛”——开刀。
但真的有那么多人需要开刀吗?上海交通大医院、上海市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今天发布最新研究成果表示,甲状腺结节未必会发展成为甲状腺癌,甲状腺结节患者应减少不必要的检查与治疗,尤其是手术。
上海交通大医院研究团队发现,甲状腺癌不是从良性结节演变而来,80%的甲状腺癌与24.3%的良性结节具有特殊的突变基因,同时与其他恶性肿瘤相比,绝大多数甲状腺乳头状癌突变基因数目较少,在遗传进化上讲恶性程度并不是很高。
因此,甲状腺乳头状癌虽然名称中虽有一个“癌”字,但其在活性上并没有想象中的危险,即便患了甲状腺癌,也无需恐慌,医院医生的建议适度治疗即可。
医院研究成果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院副院长宁光教授表示,这项研究证实,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在遗传进化上完全不相关,因此患者在确诊良性结节之后,不要过分担心其演变成甲状腺癌,只需适度随访观察。
宁光院士表示,良性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的诊断应该从目前的形态学诊断进入分子诊断时代。据介绍,长期以来,甲状腺结节的切除依据为5大指征:结节直径大于5mm、患者年龄在30岁以下、单发、短期呈明显增长及压迫周围器官。
那么怎样确诊是甲状腺良性结节还是甲状腺癌呢?王卫庆主任表示,目前主要依赖甲状腺B超,必要时进行细针穿刺检查,但仍有相当数量的结节难以鉴别。
医院研究成果
来源:东方网
记者:刘轶琳
编辑:蒋云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