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术后,该不该做碘131治疗

可能很多得了甲状腺癌的患者或多或少都会存在这样的疑惑:手术做完了,后续究竟还需不需要什么治疗?有时候手术医生比较忙,也没交待清楚。问一些病友吧,有些说做了碘,有些又说啥也不用做。好不容易挂了个号,可能不同的医生给出的答案又截然不同。往往这时候患者就蒙掉了,完全不知所措。

那么,甲状腺癌除了手术之外,还需要做什么治疗呢?可能平时大家听得最多的,就属碘了。在甲状腺癌家族中,大约90%都属于分化型甲状腺癌(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由于这一类肿瘤细胞都保留了甲状腺滤泡细胞的功能,具备摄碘的能力。因此,对于甲状腺癌术后患者,可以通过摄取含有放射性元素的碘来杀灭体内可能存留的肿瘤细胞,以此来降低肿瘤复发的风险性。

但是,并非所有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都需要接受碘治疗。研究表明,对于低危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而言,进行碘治疗并不能使患者更多的获益,而且可能存在碘治疗本身所带来的不良反应。因此,究竟该不该接受碘治疗,关键还是在于对肿瘤复发风险性的评估。

1甲状腺癌复发风险分层

研究发现,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风险性的高低跟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有无肿瘤残留,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犯等因素有关。据此,美国甲状腺协会(AmericanThyroidAssociation)根据甲状腺癌的术后病理特征、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以及放射性碘扫描将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患者的复发风险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

美国ATA甲状腺癌指南风险分层

低危组

甲状腺乳头状癌

无局部或远处转移

所有肉眼可见肿瘤病灶均已被切除

局部组织或结构未被肿瘤侵犯

肿瘤无侵袭性病理特征(如高细胞亚型、钉状突起亚型、柱状细胞亚型等)

如已行碘治疗,治疗后首次全身放射碘扫描(RAI)未发现甲状腺床外存在异常碘聚集

无血管侵犯

临床分期为N0期或病理分期为N1期(转移淋巴结≦5个,最大直径0.2cm)

局限于甲状腺内的包囊内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

局限于甲状腺内,伴包膜侵犯但没有合并血管侵犯或受侵犯4个的高分化滤泡状癌

局限于甲状腺内的微小乳头状癌,单发或多灶性,包括BRAFVE基因突变者

中危组

显微镜下可见肿瘤侵犯甲状腺周围软组织

术后首次全身放射性碘扫描(RAI)发现颈部异常碘聚集灶

侵袭性病理组织学类型(如高细胞亚型、钉状突起亚型、柱状细胞亚型等)

合并血管侵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分期为N1期或病理分期为N1期但转移淋巴结个数5个,且最大直径3cm

局限于甲状腺内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肿瘤直径1-4cm,伴有BRAFVE基因突变

合并甲状腺腺外侵犯和BRAFVE基因突变的多灶性微小乳头状癌

高危组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甲状腺周围软组织(甲状腺腺外侵犯)

肿瘤未完全切除

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提示远处转移(Tg明显异常升高)

病理分期为N1期且任一转移淋巴结直径≧3cm

*N0指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为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详见图文:TNM分期是什么意思?)

2不同临床病理特征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经初始治疗后复发率

3不同复发风险分层患者术后碘治疗指征

肿瘤病理复发风险分层

是否需行放射性碘治疗

低危组

不推荐

中危组

推荐行放射性碘治疗

对于镜下甲状腺外侵犯但癌灶较小或淋巴结转移个数少、受累直径小且不伴高侵袭性病理亚型或血管侵犯等危险因素的患者不建议行放射性碘治疗

高危组

推荐行放射性碘治疗









































北京白癜风医院哪些好
北京去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zxa/440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