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不断增长,其中女性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速度最快。统计报告显示,目前国内甲状腺癌平均发病率为7.7/10万,女性发病率为8.28/10万,甲状腺癌已上升至女性恶性肿瘤第3位。
“甲状腺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体,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参与我们每个人的生长、发育和全身代谢的调节。”医院张胜初主任介绍说,甲状腺疾病高发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已知核辐射会导致甲状腺发生癌变,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体检的普及和彩超分辨率的增高,使肉眼看不见摸不着的甲状腺结节或者微小癌都能通过彩超、超声造影及细针穿刺检查及时发现。除此之外,遗传、环境、饮食、雌激素等与甲状腺疾病也有一定关系。
怀疑甲状腺结节,该做哪些检查?
医院甲乳外科张胜初主任建议,如果怀疑甲状腺结节,想要查明白就得做两项最基本的检查,那就是甲状腺激素水平和超声检查。超声属于无创检查,普及率比较高。
如果还没办法确定,还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包括甲状腺的核素检查、CT、磁共振甚至更复杂的一些检查,通过这些检查能够比较清楚地反映出甲状腺肿块的性质。
那么,甲状腺疾病患者不断增多,补碘过多是否为其主要原因?得了甲状腺结节是否应该尽早切除,防止恶变?张胜初主任表示,不少市民对甲状腺疾病的认识存在误区,需要引起警惕。
误区一:加碘盐会导致甲状腺癌。
不少人认为加碘盐会导致甲状腺结节增多,而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癌的“前奏”。事实上,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补碘过度也可能引起甲状腺结节发生,但普通加碘盐的碘含量相对较低,目前没有科学依据支持加碘盐与甲状腺疾病有直接关系。
误区二:查出甲状腺结节应尽早切除。
临床统计表明,95%左右的甲状腺结节为良性,恶性仅占5%左右。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应找专科医生进行一些相关检查以确定此甲状腺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从而给予正确的治疗选择,如药物、手术或是密切随访观察,并不是所有的甲状腺结节均要“一刀切”。还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恶性结节应尽早手术治疗。
误区三:甲状腺癌手术治疗后要结合放化疗。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应根据临床分期和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综合治疗,如I、TSH抑制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等。目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首选治疗方式是手术治疗,通过病理检查能准确判断癌症的组织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等,为后期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提供依据,绝大多数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不用进行放化疗。
张胜初主任表示,预防甲状腺疾病首先要重视甲状腺筛查,除了自检自查,30岁以上、从事与辐射相关的高危职业或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最好每年做一次甲状腺超声检查;一般女性在35岁后应每3年检测一次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