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试述膀胱癌根治手术盆腔淋巴

一、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中盆腔淋巴结清扫的意义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RC)+盆腔淋巴结清扫术(PLND)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标准治疗方法,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认可的术式包括:局限、标准、扩大、超扩大清扫4种,淋巴结清扫的数量、范围以及淋巴结是否转移关乎患者生存期、预后、肿瘤分期和后续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订。PLND后淋巴结密度,被认为是判断患者生存率的预测指标,即阳性淋巴结数量占总淋巴结数量的比例,其密度越高5年生存率越低。闭孔淋巴结是膀胱癌最常见的淋巴结转移区(27.5%),其次是髂外组(20.9%)、髂内组(20.5%)、髂总组(20.1%)、腹膜后组(8.2%)和骶前组(2.9%),闭孔组淋巴结阳性率高于其他各组,应作为常规清扫区域,膀胱底部肿瘤易发生髂总淋巴结转移,颈口受侵后骶前淋巴结阳性率增高。

二、膀胱的盆腔淋巴引流通路

引流途径如下:①膀胱壁内的淋巴管丛,起自黏膜下层和肌层;②淋巴液从膀胱汇入膀胱周围的淋巴结,主要位于膀胱周围脂肪内,分布在膀胱前方、两侧以及后侧;③区域淋巴结,包括髂内、外淋巴结,闭孔淋巴结,下腹淋巴结和骶前淋巴结,三角区和部分膀胱后壁的淋巴液直接引流入骶前淋巴结;④髂总淋巴结以及髂血管表面的淋巴结。以上淋巴结引流再汇入腰淋巴干,最后经胸导管进入血液。

三、盆腔淋巴结的影像学检查

1.CT和MRI检查

CT检查的主要诊断依据为淋巴结直径,其短径阈值设定与诊断特异性成正比,与诊断敏感性成反比,将阈值设为0.3cm时MRI的敏感性及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CT,两者间有显著差异;阈值设为1.0cm时两者间的差异并不明显。

2.淋巴造影术

诊断淋巴结阳性的标准:①缺损≥0.5cm或超过淋巴结的三分之一;②淋巴结横径>1.5cm;③淋巴结完全不显影伴周围淋巴管阻塞、淋巴管中断扩张、侧枝循环形成,24h后淋巴管内仍有造影剂潴留。

3.超微超顺磁氧化铁MR

USPIO是一种嗜淋巴细胞纳米颗粒,具有在血浆中停留时间长、能被巨噬细胞吞噬两个重要特性;前者使血浆在数小时内保持较高的信号,后者使含有巨噬细胞的淋巴结成像成为可能.正常淋巴结和反应性增生的淋巴结中都含有大量能正常吞噬USPIO的巨噬细胞,表现为T2WI信号明显降低;转移淋巴结中的巨噬细胞部分或全部被肿瘤细胞取代,只能少量吞噬或不能吞噬USPIO,表现为T2WI信号降低不明显或不降低。

四、盆腔淋巴结的放射性核素定位

分别在膀胱镜下取6点(顶壁、左侧壁、右侧壁、前壁、后壁、三角区)将99Tcm纳米胶体注射到膀胱肿瘤旁,用γ相机检查放射性核素定位技术可为术前/术中、术后淋巴结诊断提供辅助依据,指导清除更多的淋巴结,减少遗漏,并且有效地标记了膀胱淋巴引流。

五、盆腔淋巴结的染料示踪

1.普通染料示踪

好的染料示踪剂应具备:①对人体无毒性作用;②仅能被淋巴管、淋巴结吸收;③能清晰地显示淋巴管及淋巴结;④能在淋巴管及淋巴结中停留较长时间。中华墨汁颗粒直径大,难以进入淋巴管,踪效果差,亚甲蓝水溶性小分子,渗透性强,显色快同时褪色也快,一小时内最明显,须在限定时间内观察,故不适用于术前内镜下染色及时间较长的手术。

2.纳米染料示踪

纳米活性炭是由普通活性炭经过球磨机球磨成极细颗粒,经过加工制成粒径21nm的光滑炭颗粒,再加助悬剂聚制成直径为nm的混悬液。纳米活性炭染色更深,染色时间更长。目前广泛应用于胃癌、直结肠癌、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的淋巴结示踪,其在盆腔淋巴结示踪的报道主要为宫颈癌。

六、盆腔淋巴结的荧光染料显像

吲哚菁绿是一种在近红外光谱范围内有较强吸收且无毒的荧光染料,有研究表明其注射方式会影响显影结果,但仍需扩大样本量以待证明,吲哚菁绿荧光染色比放射性核素定位检测出更多的前哨淋巴结。

七、展望

术前额外的膀胱镜创伤、膀胱盆腔淋巴引流的复杂性、使用不当造成手术视野染色不清等。纳米活性炭染色鲜有在膀胱癌中应用,普通染料效果不理想,除此之外,立体视觉追踪腹腔镜超声引导下盆腔淋巴结定位清扫、CT引导下经皮穿刺盆腔淋巴结定位等,目的皆为辅助术中淋巴结清扫,降低盆腔重要血管损伤。但临床使用较少,各种技术层出不穷,利弊与否仍需多中心大数据加以验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rcys/139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