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癌多发于50~70岁男性,但由于近年来烟草消费的低龄化,喉癌的发病年龄有降低趋势。女性吸烟人数的增加也使女性的患病率不断增加。喉癌的发病有明显的地域性特点,全球范围内,以中欧、东欧、古巴、西班牙及乌拉圭发病率较高,可能与其较高的吸烟率有关,年WHO统计我国喉癌发病率(年龄标准化)男性为2.2/10万,女性为0、5/10万,死亡率男性为1.2/10万,女性为0.4/10万。我国东北地区的发病率较高。
绝大多数的喉癌患者都有长期的吸烟史和饮酒史,吸烟为喉鳞状细胞癌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烟草可使呼吸道纤毛运动迟缓或停止,黏膜充血水肿,上皮增生和鳞状上皮化生,称为致癌的重要基础。烟草可显著增加声门区鳞状细胞癌发生的相对危险性,而饮酒可明显增加声门上癌的发生率,当吸烟同饮酒联合存在时可产生倍增效应。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喉乳头状瘤的病原体,HPV-16、18可能在喉癌的发生中起到一定作用,也有部分观点认为HPV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被夸大。
多环芳烃、粉尘、芥子气等空气污染及石棉等职业暴露与喉癌有一定关系。
喉癌发生的其他危险因素包括:营养因素缺乏、性激素、胃食管反流及遗传易感性等。
喉癌的癌前病变是一类具有较高恶变倾向的病理改变,包括喉角化症、成人型慢性肥厚性喉炎及成人型喉乳头状瘤等。不典型增生是癌前病变的主要病理学特征,表现为细胞多态性、去极化、核形不规则、核分裂象增多等,依据其异型性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但已经明确恶性肿瘤可以从任何一个级别的不典型增生甚至正常上皮发生。
原位癌为局限于上皮层发生的癌,基底膜完整,是最早期的喉癌。光镜下角化珠形成并且侵袭性生长是鳞状细胞癌的特征,侵袭表现为穿透基底膜,向下方组织蔓延,伴有细胞外基质沉积、纤维结缔组织形成、新生血管等间质反应,免疫组化显示:癌细胞表达角蛋白、波形蛋白等上皮性标记,电镜下可见细胞间桥及张力丝等。喉癌依据角化珠、细胞间桥、病理性核分裂象等,可分为高、中、低三个级别。发生于喉的转移癌较为少见,晚期下咽癌及甲状腺癌可累及喉腔。
喉癌的大体病理可分为菜花型、溃疡型、结节型及包块型。
根据解剖部位,喉癌可分为声门上癌、声带癌及声门下癌。在胚胎发育上,声门上区结构来源于口咽胚基,声门区及声门下区来源于喉气管胚基,这导致两个区域有不同的纤维筋膜组织结构及淋巴引流,声门区双侧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区域。这种胚基发育的不同来源,称为喉癌治疗中行喉部分切除的肿瘤学基础。
声门上喉癌可经会厌软骨上的血管和神经小孔或破坏会厌软骨侵犯至对侧面,向前侵犯会厌前间隙、会厌谷,向上侵犯舌根,向下可侵犯至杓状会厌襞、室带、喉室甚至梨状窝等,原发于杓状会厌襞的鳞状细胞癌在组织分类上尚有争议,一些观点将其归为下咽癌。声带癌多原发于声带前、中1/3交界处,可越过前联合达对侧声带,向后侵犯环杓关节影响声带运动,向上累及喉室及室带,向深部侵犯声门旁间隙,并累及下咽区等结构,晚期甚至可破坏甲状软骨突出于喉外。声门下癌可向下直接侵犯气管,向前可穿破环甲膜至颈前肌层,向两侧侵及甲状腺,向后累及食管前壁。
喉癌的淋巴结转移以颈内静脉上群居多,其次为颈深淋巴结中群及下群,声门上癌的淋巴结转移较常见,声带癌由于弹力圆锥的限制及缺乏淋巴引流较少出新淋巴结转移,喉前淋巴结为声带癌转移的前哨淋巴结,声门下癌及声门癌侵犯声门下者可转移至喉前淋巴结及气管旁淋巴结,后者与气管造瘘口复发癌有密切关系。
喉癌的血行转移较少见,可发生于疾病的晚期。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为肺,其次为肝和骨。
1.声音嘶哑是喉癌,尤其是声带癌的典型表现,声门上癌及声门下癌局部侵犯声门区时也可出现声音嘶哑。造成声音嘶哑的原因一方面为癌肿本身的占位影响声门闭合,另一方面为杓状软骨、声门旁间隙和环后区喉内肌及喉返神经受侵犯导致声带运动障碍造成。声带癌早期即可出现声音嘶哑,部分患者可因对侧声带的代偿而出现症状的暂时性缓解,晚期患者仅可发出类似耳语的气流声。声门上癌及声门下癌由于对共鸣腔的影响可出现音色、音质的改变,发声疲劳等特殊的症状。
2.咳嗽、血痰、疼痛、咽喉不适、异物感为喉癌的非特异性症状,上呼吸道的肿瘤由于对正常黏膜的刺激,可引起咽喉部不适感及异物感,导致刺激性咳嗽。癌肿对深部组织的浸润或表面溃疡合并感染等可引起疼痛感,晚期喉癌可出现持续性的放射痛。当血管受侵犯或肿瘤自身破溃时可出现痰中带血,极罕见的病例回因喉上动脉等大血管受侵犯出现严重的咯血。
跨声门喉癌原发于喉室,介于声门上区及声门区之间,国际抗癌联盟(UICC)等对其临床分型尚未确定,以肿瘤广泛浸润声门旁间隙为特点,多呈黏膜下生长,黏膜表面相对完整,且隐蔽于喉室内不易显露,喉镜及病理检出率低,早期仅表现为不明原因声嘶、声室带肥厚等,需引起注意。
3.进食呛咳多由于肿瘤影响环杓关节运动,吞咽时环杓关节的内收运动对气道保护有着重要作用,当肿瘤直接侵犯环杓关节,或侵犯喉返神经及喉内肌影响其运动时,都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呛咳,症状可由于健侧环杓关节的代偿而有所缓解。声门上癌尤其是会厌癌,可因其占位效应影响吞咽动作中各肌群的协调运动而出现呛咳。对于高龄患者来说,严重的呛咳可导致吸入性肺炎。
4.呼吸困难声门区为上呼吸道最狭窄的部位,声带癌的肿瘤占位可影响患者呼吸,若对侧声带活动正常一般可代偿,当肿瘤进展到一定程度,对侧声带失代偿时,患者可表现出呼吸困难。声门上癌及声门下癌在肿瘤较大时,同样影响患者的呼吸。需要注意的是:当肿瘤合并感染导致其充血水肿、声门上癌的脱垂遮盖喉入口时,可导致患者出现急性上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需急诊处理。环杓关节、喉返神经及喉内肌受侵犯影响声带的外展运动,可加重患者的呼吸困难症状。
5.吞咽困难多见于晚期的声门上癌,多因其阻挡效应及影响吞咽运动所导致。晚期喉癌侵犯梨状窝甚至食管入口等,也可导致进行性吞咽困难,并多伴有呛咳。
6.颈部包块多由肿瘤突破喉体侵犯颈部肌肉、甲状腺等颈前软组织导致,部分高度恶性的晚期肿瘤可突破皮肤呈外生性生长。转移的淋巴结可在颈侧区扪及质韧、无痛的结节,成串排列或融合成团。远处转移的癌肿出现相应部位的占位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恶病质。
1.喉镜检查喉镜检查是喉癌形态学诊断的重要方法,范围应包括舌根、会厌舌面、会厌缘、会厌喉面、双侧杓状会厌襞、杓状软骨、杓间区、室带、喉室、声带、双侧梨状窝、环后区、下咽后壁、声带运动等方面。注意有无肿块、溃疡、隆起,声带运动是否受限等。
2.触诊注意喉体形态、活动度是否正常,颈前软组织和甲状腺有无肿块,颈部淋巴结是否肿大等。
3.强化CT扫描可以明确喉癌的侵犯范围,可发现喉部软组织肿物被强化,声门旁间隙和会厌前间隙密度增高,喉软骨破坏,病变向周围组织侵犯,颈部转移淋巴结等阳性体征。病变组织活检是喉癌确诊的金标准,活检可在间接喉镜、纤维/电子喉镜或直接喉镜下进行。需要注意的是有时活检病理报告结果为坏死组织、不典型增生等,应反复活检,因为黏膜下生长的喉癌,难以渠道肿瘤组织。
1.喉结核主要症状为喉部疼痛和声嘶。发生低弱,甚至失声。疾病晚期患者可出现剧烈喉痛,常妨碍进食。喉镜检查见:喉黏膜苍白水肿,有表浅溃疡,上覆有黏脓性分泌物,偶见结核瘤呈肿块状。胸部X线检查,多伴有进行性肺结核。喉部活检可作鉴别。
2.喉乳头状瘤病程较长,可单发或多发,肿瘤呈乳头状突起,病变限于黏膜表层,无声带运动障碍。由于成人喉乳头状瘤易恶变,需活检鉴别。
3.喉梅毒患者可出现声嘶,喉痛较轻。喉镜检查见:病变多见于喉的前部,黏膜红肿,常有隆起的梅毒结节和深溃疡,组织破坏较重,愈合后瘢痕收缩粘连,致喉畸形。血清学检查及喉部活检可确诊。
喉癌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辅助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手术的原则为:
1.安全范围内肿瘤整体切除,达到外科临床根治。
2.采用各种术式及邻近组织器官修补喉腔组织缺损,重建上呼吸消化道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3.尽可能保留全喉腔吞咽保护、发生和呼吸的生理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喉癌的切除术术式包括以下几种: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喉部分切除术、垂直半喉切除术、水平半喉切除术、喉次全切除术、喉全切术。
喉癌切除术后的并发症包括嗓音质量下降、进食呛咳、感染终生佩戴气管套管、咽瘘、喉瘘等。
放疗适用于有手术禁忌症的患者、广泛病变的术前控制、手术切缘不充分的补充治疗等。对部分早期喉癌及低分化、未分化癌可作为首选治疗措施。化疗分为诱导化疗和辅助化疗,生物疗法尚在研究阶段。
声带癌的5年生存率在80%~85%,声门上癌为65%~75%,声门下癌最差,约为40%。
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肿瘤的原发部位、TNM分期,患者年龄、体质,手术并发症,肿瘤切缘是否安全,是否有转移淋巴结,DNA倍体形成等。
新疆治疗白癜风医院云南白癜风权威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