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因为吃碘盐原来这些年我们都错

  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受知识水平及专业等条件限制,人们对甲状腺癌的认知存在哪些误区呢?

  误区一,误把甲状腺结节当作甲亢

  人们发现颈部有结节,只要不疼痛,就不去管它,误把甲状腺结节当作甲亢来处理。但甲状腺结节可能是癌前病变,需要引起   发现颈部出现结节,医院采用彩超检查,切不可混淆二者,掉以轻心。对于甲状腺癌应理性对待,既不可疏忽大意,又无需过度恐慌。

  误区二,甲状腺癌与碘盐有关

  甲状腺癌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多数甲状腺肿瘤是内分泌紊乱所致,可能与外界和人的自身多种因素有关,如精神压力、劳累、创伤、污染和环境因素、遗传等,单纯将原因归结于某一方面是不客观的。

  医学提倡一个平衡的饮食规则,不要过量的补碘,也不要让碘缺乏,其实,有两种类型的甲状腺癌(滤泡癌和未分化癌)是和碘缺乏有关系的。患者手术后,可以吃一些抗甲状腺癌的食物,例如无花果、猴头菇、山药等。

  误区三,甲状腺癌应全切

  有的患者认为自己得了甲状腺癌,一定要把整个甲状腺切掉才觉得保险。甲状腺切除情况要根据肿瘤的数目、大小及位置,结合患者的病史,既不能盲目全切,也不应该一律保留过多的腺体。是否全切,怎么切?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意见。

  女性更应注意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疾病更青睐女性,随着社会竞争激烈、压力增加及环境等因素,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被甲状腺疾病所困扰。

  甲状腺疾病属于内分泌问题,而女性自身体内环境的变化较多,情绪起伏也比较大,很容易造成植物神经调节紊乱,从而造成甲状腺不均衡。

  因此,女性不应该把情绪低落、疲乏无力或疼痛当作生命的正常部分。要学会释放压力,快乐生活。

  此外,年轻女性更应该注意,临床统计来看,3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是甲亢的高发人群,建议最好每年都做例行体检。

  碘盐安全有效简便经济

  其一,缺碘严重影响儿童智力发育

  中国地方病协会碘缺乏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天津医科大学钱明教授表示,碘是人体各系统特别是甲状腺激素合成和神经系统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是人类的“智慧之源”。它可以调节人体的新陈代谢,促进物质分解,产生热量和能量,保证人体的正常体温和基本活动,尤其对胎儿和婴幼儿的大脑及儿童身体的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碘缺乏会严重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胎儿期到2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阶段,胎儿从母亲血液中摄取碘,婴儿从母乳中获得碘,在这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这时母亲缺碘,就会孕育出智力受损伤的子女,甚至是呆傻儿或弱智儿。因此,孕期及哺乳期的妇女科学补碘,意义尤为重大。

  长期生活在缺碘环境中的人,因得不到足够的碘,使甲状腺素合成分泌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医学上统称为“碘缺乏病”。胎儿期缺碘,会造成流产、早产、死胎、畸形,影响胎儿的脑和神经系统发育,出现不同程度的智力伤残,甚至白痴、聋哑和侏儒。儿童期和青春期缺碘,会导致甲状腺肿、青春期甲状腺功能低下及体格发育落后等。成人期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大、甲状腺功能低下,严重的会丧失劳动能力。

  其二,补碘要坚持终身食用碘盐

  针对网上“有人提出质疑:既然我们吃碘盐这么多年,也差不多了,再补就过量了。”钱明教授说,甲状腺是碘的主要储备器官,把碘存满也只够人体使用1至2个月。一次补很多碘也没有用,多余部分会随尿液排出,吃得多,排出体外的也多,人体基本不储存碘。尽管海产品中含碘丰富,可人们不可能天天吃海货,而且调查发现,如果沿海城市的人不吃碘盐,尿碘也比正常水平低很多。通常我国成人每天碘需要量为-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每日需要量为-微克。碘的安全范围很大,坚持食用合格碘盐,每人每日摄碘量均可控制在既可适合人体需要,又不致碘过量的范围之内。可见,补碘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必需终身坚持食用碘盐。同时,本市实施的食盐加碘,是在有关部门监管下进行的。食盐中的碘含量是经过科学测定确定的,对于除某些特殊疾病以外的绝大多数人而言,是安全的。因此,不必担心补碘过量。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北京看白癜风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rcys/7655.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