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信息来源:医院多学科专家
策划编辑:院办.4.15
甲状腺癌:“颈上蝴蝶”变“杀手”采访专家:乳腺甲状腺外科马明德教授
在人体颈部的甲状软骨上,附着一个小小的蝴蝶形器官——甲状腺。这个“颈上蝴蝶”功能强大,其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有增进人体代谢、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故有人体“发动机”的称号。
然而,小小的“发动机”却易出现故障。除了遗传基因、电离辐射等原因外,情绪和压力问题,正成为诱发甲状腺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体检报告一出,“甲状腺结节”五个大字便成了不少人的烦恼。有数据统计,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18.6%,意味着每5人中就有近1人存在甲状腺结节的问题,而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
甲状腺结节在人群中发病率很高,但恶性结节所占的比例较低,只占约1%至5%,超过95%都是良性结节,手术不是必选项。因此,查出甲状腺结节没必要恐慌,而且并非都要一切了之,需要警惕过度治疗。
对于确诊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可以每隔半年到一年进行随访。良性结节患者要注意自我观察,一旦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结节固定、颈部淋巴结肿大等迹象,要立即就医。
不过,即使是恶性甲状腺结节,其恶性程度也比其他恶性肿瘤小得多。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如果一个人一辈子要生一次癌的话,那宁可生甲状腺癌,因为甲状腺癌发展很慢,有‘懒癌’之称,而且有良好的预后。”所以,一旦发现有结节,不必恐慌,千万不要草木皆兵。
肺癌:每年做次低剂量CT采访专家:心胸外科副主任医师韦海涛
某些癌症有固定的好发人群,也就是说这些人长期保持不良的生活方式或饮食习惯,容易患上癌症,他们被称为“高危人群”。
《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指出,肺癌位居常见高发肿瘤的第一位。目前,全球肺癌的平均5年生存率仅16%,其中早期阶段(Ⅰ期)肺癌可达65%。然而,我国目前仅有10%的肺癌患者能够在早期阶段得到诊断和治疗,大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即为晚期,而肺癌达到Ⅳ期后,便基本没治愈希望了。因此,早发现、早治疗是肺癌治疗中最重要的环节。提高肺癌的早期检出率已有成熟的手段,低剂量螺旋CT就是早期发现肺癌的“利器”。低剂量螺旋CT可以检出直径小于1厘米的微小肺癌,早期检出率高达80%。在筛查出来的早期肺癌患者中,有80%-90%的可以通过胸腔镜微创手术切除治愈。并且,每年做1次低剂量螺旋CT筛查不会影响健康。
50岁以上,如有长期吸烟史,且吸烟指数在年支(吸烟的年数乘以每日吸烟的支数)以上,或者吸二手烟超过20年,或者长期工作在密闭的、粉尘颗粒较多的环境中,只要满足其中两项的人,就应该每年定期进行1次低剂量螺旋CT扫描筛查。更重要的是,筛查必须伴随戒烟,医生要向筛查者反复强调吸烟的危害,切不可让高危人群心存侥幸。
脑部肿瘤:早期信号有那些?采访专家:神经外科丁炳谦教授
现实生活中,多数人对脑瘤缺乏了解,有许多病人没有及时得到早期诊断和治疗而断送了生命,故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脑瘤的10大早期信号
1.头痛:性质多较剧烈,常在清晨发作,有时在睡眠中被痛醒,但起床轻度活动后头痛就会逐渐缓解或消失。
2.呕吐:由于颅内压力的增高,致使延髓呼吸中枢受到刺激,从而出现呕吐,呕吐多在头痛之后出现,呈喷射状。
3.视力障碍:颅内压增高时会使眼球静脉血回流不畅,导致淤血水肿,损伤眼底视网膜上的视觉细胞,致视力下降。
4.精神异常:位于大脑前部额叶的脑瘤可破坏额叶的精神活动,引起兴奋、躁动、忧郁、压抑、遗忘、虚构等精神异常表现。
5.单侧肢体感觉异常:位于脑半球中部的顶叶,专管感觉,该部位肿瘤常会导致单侧肢体痛、温、震动、形体辨别觉减退或消失。
6.幻嗅:颞叶部肿瘤可在其刺激下出现幻嗅,即可闻到一种并不存在的气味,如烧焦饭或焦橡胶等气味。
7.偏瘫或踉跄步态:小脑部病变更具特异性,即患者常在头痛、呕吐、视物障碍之后,出现偏瘫或踉跄的醉酒步态。
8.耳鸣、耳聋:此种多在打电话时发觉,即一耳能听到,另一耳则听不到。该表现多是听神经瘤的先兆。
9.巨人症:多见于脑垂体瘤。表现为病人生长迅速,出现肢端肥大症(大下巴、大鼻子、口唇、舌头均肥大、手足异常粗大)。
10.幼儿生长发育停止:常见于颅咽管瘤。临床表现为十五六岁身材只有五六岁高,性征亦不发育,肚皮上堆满脂肪,看上去大有“少年发福”之势。
脑瘤表现多种多样,当出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目前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和磁共振成像对脑瘤均能早期做出确切诊断。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