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盐会导致甲状腺癌甲癌术后TSH值越低

近几年,查出甲状腺癌的患者越来越多,于是很多人就在喊

‘就是怪碘盐,就是吃多了让我得了甲状腺癌‘

‘我都得癌了,我还能活多久?’

首先,碘盐会导致甲状腺癌尚无科学依据,央视都辟谣了,不要在自己吓自己了!其次,你要知道,早期的甲状腺癌术后20年生存率能达90%!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需规范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治疗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内出现一个或多个组织结构异常的肿块。由于现在B超技术的提高和应用,可以把原来肉眼无法观察的微小癌(大小1cm)找出,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但是,通过B超找到的结节不都是癌!这个异常的结节也分良性与恶性,如何来判断?主要看一下B超报告上的六个特征:对于良性的结节,不需临床干预,定期观察即可!对于恶性的结节,则需做手术消灭掉!确认甲状腺癌的患者,在面对手术时还是会有担心:手术预后好不好?术后会不会转移?回答这些问题之前,甲妈要带大家认识一下甲状腺癌!对于占绝大多数的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治疗的愈后效果较好,而且术后无需放疗化疗!

一直以来,专家强调精准甲状腺癌外科手术治疗,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可大大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这绝对是考验手术医生的看家功夫!对甲状腺癌外科治疗的同时,头颈外科还联合超声科、病理科、内分泌科等科室进行多科会诊模式,为甲癌患者提供最佳诊疗方案。有这么多专家在,你还怕什么呢?

甲癌术后TSH值越低越好吗?

其实不是的,以往的观点认为,只要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患者,都应当将TSH抑制在0.1以下,甚至是测不出来的水平(亚临床甲亢或轻度临床甲亢),才能发挥降低肿瘤复发的作用。

但是,是否对于所有甲状腺癌患者而言,TSH都是越低越好呢?答案是否定的!

近年来已有大量的研究结果证实,过度的TSH抑制治疗并未能给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而伴之而来的,则是心血管病变和骨质疏松等发生风险的升高。

所以,TSH抑制并非越低越好,究竟控制在多少才合适,关键还是看肿瘤复发风险的高低。

如何知道复发风险高还是低?

可能有患友会觉得:我怎么知道我的复发风险到底是低还是高呢?医生都没有说过啊!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后复发风险的高低,主要跟肿瘤的病理类型、大小、有无肿瘤残留、有无淋巴结转移和血管侵犯等因素有关。

根据以上这些特征,可以将甲状腺癌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

在这里,给大家简单地罗列一下美国ATA(美国甲状腺学会)指南的甲状腺癌风险分层。

低危组

无局部或远处转移的乳头状癌

所有肉眼可见肿瘤病灶均已被切除的乳头状癌

局部组织或结构未被肿瘤侵犯的乳头状癌

肿瘤无侵袭性病理特征的乳头状癌(如高细胞亚型、钉状突起亚型、柱状细胞亚型等)

如已行碘治疗,治疗后首次全身放射碘扫描(RAI)未发现甲状腺外存在异常碘聚集的乳头状癌

无血管侵犯的乳头状癌

临床分期为N0期或病理分期为N1期的乳头状癌(转移淋巴结≦5个,最大直径0.2cm)

局限于甲状腺内的包囊内滤泡亚型甲状腺乳头状癌

局限于甲状腺内,伴包膜侵犯但没有合并血管侵犯或受侵犯4个的高分化滤泡状癌

局限于甲状腺内的微小乳头状癌,单发或多灶性,包括BRAFVE基因突变者

中危组

显微镜下可见肿瘤侵犯甲状腺周围软组织

术后首次全身放射性碘扫描(RAI)发现颈部异常碘聚集灶

侵袭性病理组织学类型(如高细胞亚型、钉状突起亚型、柱状细胞亚型等)

合并血管侵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

临床分期为N1期或病理分期为N1期,转移淋巴结个数5个,但淋巴结最大直径均3cm

局限于甲状腺内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原发肿瘤直径1-4cm,伴有BRAFVE基因突变

合并甲状腺腺外侵犯和BRAFVE基因突变的多灶性微小乳头状癌

高危组

肉眼可见肿瘤侵犯甲状腺周围软组织(甲状腺腺外侵犯)

肿瘤未完全切除

术后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提示远处转移(Tg明显异常升高)

病理分期为N1期且任一转移淋巴结直径≧3cm

对于大多数没有医学知识背景的患者来说,上面的这一堆想必大家会看得云里雾里,依旧搞不清楚。但事实上大家了解一下即可,也不必搞得太清楚。

这是因为,判断属于哪个危险级别是非常专业的事情,最好是询问医生,让医生来给出专业的判断。我不推荐大家自己给自己或者找患友给自己判断危险级别,以避免不必要的误导。

TSH到底控制在多少才合适?

许多患友都认为,TSH控制得越低越好,但这显然是不科学的。

因为每一个患者的危险程度不同,自然不是都越低越好,那么具体怎么控制?就要根据危险度的分级来判断了。

高危患者:

推荐将TSH抑制在0.1mU/L以下。

中危患者:

推荐将TSH抑制在0.1-0.5mU/L之间。

低危患者并做了碘治疗的:

已经进行碘清灶治疗,抽血复查血清Tg不能测及(0.2ng/mL)的患者,推荐将TSH维持在正常参考值的下限(0.5-2mU/L)后继续观察。

已经进行碘清灶治疗,抽血复查血清Tg处于较低水平(10ng/mL)的患者,推荐将TSH抑制在0.1-0.5mU/L后继续观察。

低危患者但未做碘治疗的:

对于低危复发风险,但未行碘清灶治疗,Tg水平较高的患者,同样推荐将TSH抑制在0.1-0.5mU/L后继续观察。

未全切的低危患者:

对于仅行腺叶切除(指一侧甲状腺全切)的低危患者,推荐将TSH抑制在参考范围的中-低水平(0.5-2mU/L)后继续观察。

如患者不服用药物的情况下TSH可维持在该水平,就不需要再继续吃甲状腺激素抑制TSH了。

TSH抑制治疗,不能一概而论!

总之,TSH抑制治疗并不能一概而论,一味追求指标上的达标而忽略患者自身所存在的隐患和主观感受也是不可取的。

试想一下,如果单单为了有个“漂亮”的指标搞到整天心慌、晚上睡不着觉,或是骨质疏松,稍微一磕一碰就骨折,甚至毫无生活质量可言,那想必也没有人乐意吧。

另外,对于需长期进行TSH抑制治疗的患者,也应当考虑酌情补充钙剂(mg/d)以及维生素D(u/d),以降低骨质疏松的风险性。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鐨勫尰闄?
鍖椾含闈掑皯骞寸煡鍚嶇櫧鐧滈鍖婚櫌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rcys/814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