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6岁的李亮(化名)前不久在单位体检中发现有甲状腺结节,医生建议他去复查。复查后,诊断是良性可能性更大,建议李亮定期复诊。
然而这个“良性结节”一直让李亮惶恐加纠结,到底会不会发展成甲状腺癌?要不要去做手术清除?
最近,多家媒体报道,医院内分泌团队对甲状腺结节与甲状腺癌进行了全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通过基因进化分析证明,甲状腺癌并非从良性结节演变而来,而是更倾向于从正常甲状腺组织癌变而来。
▲搜索网页截图
有网友调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结节了”。
那事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呢?
良性结节与恶肿
“出身不同”
近些年随着体检的普及和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
年全国十城市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直径超过5毫米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高达12.8%,而在年这一比例仅为2.78%。
同时,我国甲状腺癌也处于高发态势,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发病率10年增长了近5倍。尤其是在女性群体中,甲状腺癌已成为近20年来女性恶性肿瘤中上升速度最快的一种。
针对上海市交医院内分泌团队的研究成果,多家媒体报道这一研究时均用了“良性甲状腺结节不会癌变”的定论。
有网友调侃,“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良性甲状腺结节了”。
但这是否意味着良性结节就可以放任不管?有专家认为,这一解读过于乐观和肯定了。
研究更大意义
在于辅助诊断
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徐波教授认为,医院这项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发现良性结节和恶性肿瘤在基因层面的不同,今后可以利用基因来辅助鉴别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
但如果就此得出“出身决定论”,其实是有误解。
打个比方,孕妇怀孕时,怀上的那一刻就决定了胎儿的性别是男是女,不能改变。但结节出现时,如果认为一出生是良性今后就肯定是良性,不会转化成恶性,不用去理会,这有点盲目乐观。
首先,一个甲状腺里可能出现多个结节,目前这个结节是良性的,今后也可能出现其他结节,发生其他病变;其次,跟胎儿一出生就确定性别不同,良性结节还是有发生突变的可能性,虽然这可能性很小,但不代表患者不必随访观察了。
徐波教授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
徐波教授认为,目前国内关于甲状腺癌的研究很多,医院这项研究非常细致,证据也很全面。目前甲状腺结节鉴别是良性和恶性,主要还是依靠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基因还未进入主流。该项研究最大的意义在于将来可以把基因突变作为判别良性还是恶性的参考依据。
原来如此……
发现甲状腺结节
该怎么办?
近些年像李亮一样在体检中查出甲状腺结节的人不在少数。
有数据显示,在体检中,平均30%发现有甲状腺结节,这一数字被专家认为“实在太高了”。
问查出结节该怎么办呢?“徐波教授介绍,甲状腺结节一旦发生,能自我消掉的只有很小一部分。患者仍需要找专科医生来鉴别性质。大部分通过甲状腺超声加上一些甲状腺功能免疫检查,即可判断是良性还是恶性。如果还有疑问,则需要进一步穿刺检查确认。
怕穿刺会“惊动癌细胞”造成扩散吗?很多患者心存忧虑,担心穿刺会“惊动癌细胞”造成扩散。
“徐波主任介绍,其实目前甲状腺穿刺用的细针带有套管,而且跟癌症活检需要取组织样本不一样,只需要触碰一下沾染细胞即可,业内公认不会造成所谓癌细胞转移扩散。
另外不需要担心的,有数据显示,甲状腺结节中恶性肿瘤的比例只占了5%左右。剩下95%良性结节中,九成以上不需要处理,只需要随访。只有良性结节比较大直径超过5cm、有压迫组织等情况发生时,才需要通过手术的方式解决。
甲状腺结节患者,
要避开两个“极端”
“现在病人有两个极端,一是过度担忧,哪怕结节只有几毫米也要做手术,非常恐惧;一种是过于淡定,即便是高度怀疑恶性,也置之不理,延误治疗时机。”
徐波教授介绍,他曾遇到一名40多岁的女病人,四五年前体检就发现甲状腺有结节,医生叮嘱她要定期随访,但她听朋友说甲状腺结节不用担心,就一直没有理会。到就诊时,已是甲状腺癌晚期,颈部、肺部等处都出现了转移。
“还有的病人是远处出现转移灶来就诊,才意外发现是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虽然死亡率很低,但并不代表不用理会它。
徐波教授建议,如果判断结节非常倾向于良性的患者,可保持6-12个月的随访;不能完全确定良恶的结节,随访周期最好是3-6个月。具体情况要看结节的性质来处理。
徐波教授指出,甲状腺结节手术有明确的指征,包括:
●1、明确恶性,高度怀疑恶性,局部发生有转移;
●2、考虑良性,但已经出现局部症状,如外突、影响呼吸、吞咽等;
●3、局部病变向胸腔发展,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或潜在的危害。“否则对于良性结节保持观察就足够了。”
哪些人需要特别 专家指出,高危人群包括:
○童年时接受过放射治疗或有放射线接触史;
○有甲状腺癌家族史;
○结节生长迅速;
○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黏连固定、伴随颈部淋巴结病理性肿大等情况,要尤其加强随访, 此外,徐波教授也指出,甲状腺结节与生活方式没有直接关系,坊间传言“碘盐摄入过量致甲状腺癌”的说法也没有直接证据。
因此患有结节的市民无需过分担忧,保持日常健康生活方式,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医院文:南方日报严慧芳
图:来源于网络编辑:黄月星
责任编辑:栗莉
投稿邮箱:gzno1hosp
.北京中科高效抗白个性施术北京白癜风最佳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