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年2月,由国家癌症中心赫捷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中国癌症研究》英文杂志撰写发表论文:"CancerincidenceandmortalityinChinain:ananalysisbasedonurbanizationlevel",该研究分析了不同城市化率水平下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的情况。
文章发表后,被不少媒体误读,传播广泛。为避免对临床工作者及患者产生误导,《中国医学论坛报》联合研究的主要作者——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全国肿瘤登记中心陈万青教授,对文章进行解读,以期能通过正确、有效的信息,切实地为广大读者提供帮助。
癌症离我们有多远
——关于中国癌症城市化率分析的解读
作者
陈万青
城镇化率与肿瘤负担
本研究按照不同地区的城市化率划分为高、中、低水平,并比较不同城市化率水平下的恶性肿瘤负担情况。
城市化率也叫城镇化率,为一个地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重。城市化率水平反应了不同地区城市化程度,间接反应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图1中国城市化率分布示意图
如图1所示,我国地区城市化分布不均衡,相对而言以东部沿海地区较高,中西部地区城市化率水平相对较低。本研究以肿瘤监测地区城市化率水平(城市化率<30%、30%~-70%和≥70%),划分为低、中、高,与以往的按照国家统计局确定的城乡划分有所区别,更能准确的划分地区间不同经济发展的差异。
图2中国人口密度分布
从图2可以看出,中国人群分布以东部沿海地区相对较密集,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关。
另外,肿瘤登记数医院、生命登记系统、医保、新农合等渠道,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监测数据的收集、整理、查重较为复杂,为保证数据的质量恶性肿瘤监测数据一般滞后3年,因此,本研究分析的数据为年的恶性肿瘤发病和死亡。
年龄与癌症发病
癌症的发病是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生活习惯、不健康的饮食、缺乏锻炼、肥胖/超重、吸烟、饮酒、感染(乙肝、丙肝、人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旋杆菌、艾滋病等),以及城市化进程带来生活方式改变等诸多方面的因素。癌症的发生是各种危险因素长期暴露的结果,需要长期逐渐的累积才能发病,因此,年龄成为间接反应各种危险因素的综合指标,表现出来的具体形式为,癌症发病随年龄增加而逐渐上升。
图3年中国癌症年龄别发病率
图4年中国癌症年龄别死亡率
如图3、4所示,癌症发病死亡随年龄增加而快速上升,30岁以前癌症发病死亡水平相对较低,40岁左右开始快速上升,80~84岁年龄组达到癌症发病高峰,而死亡在85岁以上达到高峰。
根据数据结果显示,0~85岁累积发病率为36.20%,累积发病风险为30.37%,即一个人如果活到85岁,一生中有30.37%的概率会患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