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正能量传播心知识?
搜狐健康文/干玎竹
根据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公布的数据显示,最近两年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增幅排名第一,而且甲状腺癌发病年轻,其中位发病年龄只有30多岁。同样,一项来自美国的研究报道,年以来美国的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加了近3倍,而其中以女性的增长更为明显。
甲状腺癌为什么越来越多?
“检查频度的增加和检查手段敏感性的提升,这是甲癌患病率攀升的最主要原因。”在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滕卫平看来,与其说是患病率升高,不如说检出率提高更为准确。
甲状腺在人体颈部前方、气管两侧。以往检查大多采取触诊,受结节在甲状腺内的位置、大小,患者颈部粗短、肥胖以及检查者的经验等因素影响,发现甲状腺病变的几率并不高。事实上,在上世纪80年代的常规尸检中,甲癌的比例就已达到6%-23%,但因为肿瘤和缓,患者至死也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而随着现代甲状腺高频超声技术的出现,直径1.5-2毫米的微小结节也能轻而易举被发现。因此,检出甲状腺癌的人数显著增加。
预防甲状腺癌,低碘饮食还是高碘饮食好?
医院魏伯俊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国内外的研究结果表明,长期低碘和长期高碘饮食,甲状腺都是“受害者”,都可诱发甲状腺癌,但甲状腺癌的类型可能有所差别。为了防止摄人碘量过低或过高,可以通过尿碘的检查做出判断。正常人的尿碘含量为-微克/升,可以此为参考,调节饮食结构,合理控制碘摄入量。
体检需不需要做甲状腺筛查?
检查手段的进步,使得甲癌的早期发现成为可能。但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却引发了一场关于“过度诊断”的争论和思考。年,韩国政府启动了一项全国性的防癌体检计划。筛查带来了意外的结果:20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提高了15倍,这种原本罕见的癌症一举成为韩国最常见的癌症。然而,甲癌的死亡率却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始终保持稳定。在没有挽救性命的情况下,早期筛查还应该继续进行吗?
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副主任王宁副研究员认为,30岁以后的女性可以做颈部B超,对发现甲状腺癌很重要。但是关于全民推行甲状腺癌筛查,目前是存在争议的。世界卫生组织提出颈部B超不适于加入全民大规模体检中。他们认为,甲状腺癌是一种温和的癌症,查出时间早晚基本不影响预后,很多甲状腺癌患者可以带瘤生存,和谐共处。
甲状腺癌其实是“懒癌”?
著名的乒乓球女将王楠在5年被诊断为甲状腺癌,但甲状腺癌并没有严重影响她的人生。王楠坚持训练,并勇夺8年奥运会冠军。退役后,她还生下了自己的宝宝。
医院夏仲元医生告诉网友,众所周知,癌症是可怕的疾病,病人十分痛苦。但甲状腺癌却属特例。大部分的甲状腺癌通过手术等治疗,预后都比较好,也极少需要那些常用的抗肿瘤化疗,可以说是肿瘤中的幸运者。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甲状腺癌的病理特性所致。甲状腺癌中最为常见的是乳头状癌,占80%左右,它的预后最好,特别是女性和年龄小的患者,存活期甚至可以和正常人一样。在我们诊治的患者中,有的来我科就诊时还是年轻姑娘,现在二十多年过去了,仍很健康的生活着,他们的孩子都已长大成人。总体说来,甲状腺癌患者预后较好。因此,发现甲状腺癌或患有甲状腺癌的人,完全不必担心害怕,积极治疗就能很好地摆脱疾病。
医院肿瘤科医生何生奇认为,甲状腺癌并不可怕,早期发现、正确治疗,45岁之前的甲状腺癌患者大多都能治愈。其中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患者,95%可以长期存活下去。
甲状腺癌应该怎么治?
对于恶性肿瘤,我们都认同“早诊早治”原则。但对于甲状腺癌,尤其是乳头状癌这一预后非常好的恶性肿瘤(根据美国SEER数据库统计,5年存活率高达97.9%),如何早诊又避免过度治疗呢?
中医院病理科鲁海珍医生认为,甲状腺癌的治疗应该由病理结果说了算。甲状腺是重要的内分泌器官,手术有较大的风险。故甲状腺癌的手术方式选择,还需要术前结合影像检查、病理结果及病人的基本信息综合判断,选择最佳治疗方式,不要轻易切除,让宝贵的“蝴蝶”轻易飞走。
术前的B超引导下穿刺及颈部淋巴结穿刺,可以提前对病变性质及分期进行判断,协助临床医生选择治疗方式;通过术中冰冻诊断,判断术前未定性的结节性质,手术医生根据是否为多结节癌、是否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等决定手术范围;术后的规范化病理报告,涵盖病理亚型、甲状腺被膜侵犯情况、脉管瘤栓及神经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及分期等内容,为患者的随诊、后续治疗等提供依据。
医院副院长高明教授新近发现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新的遗传易感基因。非髓样甲状腺癌占所有甲状腺癌的95%以上,且呈现家族聚集现象。该研究揭示了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的分子遗传学特点,为家族性非髓样甲状腺癌遗传学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与甲状腺癌可能相关的六大因素
甲状腺癌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肿瘤,死亡率在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三。什么原因导致甲状腺癌发病率如此之高?治疗手段又如何?
根据美国统计资料,在年到3年30年间,甲状腺癌的发病率上升了2.4倍,成为发病率上升最快的实体肿瘤,其死亡率在癌症死亡率中排名第二位。其中,女性患甲状腺癌的几率较男性高出3倍。中国天津市在年到1年20年间,甲状腺癌发病率上升了%,其中60岁以上女性发病率剧增。
病因:六大因素有影响
目前,医学界对甲状腺癌的确切成因尚无定论,公认的影响因素有:辐射性射线、良性甲状腺结节的病变恶化、遗传以及饮食。
1、碘摄入量
临床发现,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有着密切关系。调查显示,碘摄入量与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现“U”的关系,即碘的摄入量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碘缺乏可导致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丁病等,而碘过量则会导致甲亢、分化性甲状腺癌等。在世界富碘地区,5%的女性和1%的男性患有甲状腺结节,其中5%~15%为甲状腺癌,碘超量与甲状腺癌成正相关关系。
2、遗传因素
甲状腺癌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性,约7%的甲状腺髓样癌有明显的家族史,而且往往合并有嗜铬细胞瘤等,推测这类癌的发生可能与染色体遗传因素有关。
3、放射性损伤
研究表明,头颈部放射物质的照射是引起甲状腺癌的重要因素,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电器、CT等,都会增加甲状腺癌的发生几率。另外,职业接触电离辐射如X线、CT的女性甲状腺癌发生率明显升高。
4、其他甲状腺病变
临床上,有甲状腺癌、慢性甲状腺炎、结节性甲状腺肿或某些毒性甲状腺肿发生癌变的报道,但这些甲状腺病变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尚难肯定。以甲状腺腺瘤为例,甲状腺腺瘤绝大多数为滤泡型,仅2%~5%为乳头状瘤;如甲状腺癌由腺瘤转变而成,则绝大多数应为滤泡型,而实际上甲状腺癌半数以上为乳头状癌,推测甲状腺腺瘤癌变的发生率也是很小。
5、女性雌激素水平
甲状腺癌发病率,女性明显要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是1:3。至于女性为何发病率较高,这可能与女性雌激素水平有关。
6、医疗技术的发展
另外,甲状腺癌发病率的提高,还可能与彩超技术的普及、超声科医生检查水平的提高以及仪器的准确度、灵敏度的提高有关。
预防:尽量不要接触放射性源
在饮食中很难对碘的摄入有明确规定,只需营养均衡即可。另外,低硒也可能导致甲状腺癌,因此,平时要多吃富含硒的食物,如鱼、虾、蟹、芝麻、大蒜等。同时,尽量不要接触放射性源,做放射性治疗时更要谨慎。
诊治:手术治疗是首选
专家表示,并不是所有的癌症都是不可治愈的。甲状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最温和”的一种,其本身并不凶险,而且发展很慢,治疗后患者的8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即使是转移后仍然能够治愈。
目前国内检测甲状腺癌的方法主要有彩超诊断、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术中冰冻切片、CT扫描、PET-CT、同位素扫描、内镜检查以及血清学检查。
彩超是目前使用最多、最主流的检测方法,具有经济、方便、无创且准确性高达85%~90%的优势,是甲状腺结节评估的首选方法。
那么检测出甲状腺癌后该如何治疗呢?
甲状腺癌最有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为手术,但是,术后多种非手术辅助治疗对长期生存率有很大的关系。甲状腺素的药物治疗,就是利用甲状腺素对促甲状腺素的负反馈作用进行的抑制疗法,能够降低患者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对于某些无法完整切除的肿瘤,也有一定延缓肿瘤生长的作用。
同位素治疗对于部分甲状腺癌也有良好的疗效,但需要在手术后才能发挥最大作用。由于具有放射性,对于太年轻的患者建议慎重使用。同时,同位素治疗要掌握剂量。现在还可以采取介入治疗。它主要作为辅助手段,例如可在手术前先介入治疗,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中山一院王深明教授指出,综合考虑,手术治疗甲状腺癌仍然是目前最理想的选择,规范治疗使分化型甲状腺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美国的数据统计,分化型甲状腺癌20年生存率为24%—99%。目前的手术方法可以使刀疤很不显眼,满足病人美容的需要。
北京看白癜风疗效最好专科医院白癜风怎样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