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国是碘缺乏病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一千多个县属于碘缺乏病区,受威胁的人口达到4点多亿。不过,自从96年全国采用全民食盐碘化的方法,防治碘缺乏病的计划全面实施后,我国缺碘的情况已经大为改善。
针对有说法称甲状腺癌增多与食盐碘过量有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日表示,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升高的现象有关。
中疾控称,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都增加,并且主要以微小癌增加为主。
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中疾控称,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盐加碘与甲状腺癌升高的现象有关。
据了解,我国于年开始实施全民食盐加碘政策。中疾控表示,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聋哑、智力损伤甚至克汀病等。
中疾控称,我国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而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2-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自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认识一下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是最为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大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都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儿童的甲状腺癌高发年龄在7-12岁之间,儿童也是甲状腺癌多发者之一,由于儿童甲状腺癌在早期时候,没有什么较为明显的症状表现,而不易被发现,但是大部分患者都有颈部肿块或肿物的表现。如:对不规则的、孤立的、活动性不好的硬性肿物,对此我们要特别引起注意,很有可能就是甲状腺癌。
而目前,对于引起儿童甲状腺癌的确切病因还不是很明确,根据甲状腺癌的发病因素来看,可能与异常暴露与放射线、遗传因素有关。现在科技发达,电子产品生产飞速,儿童沉溺于玩游戏,经常用电脑、手机、ipad等来玩,这些辐射应该也脱不了干系。因此,要适度限制孩子玩这些东西。那我们该怎样早期发现甲状腺癌?
怎样早期发现甲状腺癌
1、注意观察肿块的形状:一般情况下,甲状腺肿块的形状有两类。蝴蝶形和圆形肿块,蝴蝶形一般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及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患者;圆形肿块在甲状腺的某个部位出现,而多见于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也包括甲状腺癌。
2、留意肿块的大小:这主要是根据肿块的大小不同来决定,像呈现出弥漫性或者多发性结节性肿大的,大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一般要是良性肿瘤,其单个结节的直径多在2cm左右,如果直径超过了2cm,那就很有可能是甲状腺癌,应提高警惕。
3、肿块的光滑度、软硬度:用大拇指和食指,仔细触摸肿块的表面,光滑一致者,多为地方性甲状腺肿大,不是很光滑者,这就很有可能是甲状腺炎了,如果呈现出单个结节肿大,但是表面光滑、均匀者可能是腺瘤,如果单个结节肿大,表现不光滑,呈实体感者,应疑为癌肿。
4、注意肿块的生长速度快慢:甲状腺癌的肿块增长速度很快,可以在十几天内或者一至两个月内看到明显增大,而良性肿瘤的病程相对较慢,可为几个月或者几年,最慢的就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其增长速度缓慢,病程可大数年甚至数十年之久。
5、注意肿块周围是否可触及淋巴结:如果在甲状腺的周围能够明显的触摸到,且感觉质地较硬的淋巴结,那么,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是甲状腺伴有局部淋巴结转移。
加碘盐:吃还是不吃?
我国年就已达到了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而年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结果也显示,我国人群碘营养水平也处于基本适宜的状态,而且更趋合理。
那么我们还需要接着吃加碘盐吗?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有关专家认为,我国从实施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开始,就建立并不断完善了人群碘营养监测系统和信息反馈机制,有关部门根据监测反馈信息和专家论证意见,对防治策略适时进行调整。因此,居民没有必要担心。
================================
——推荐给朋友公众北京看白癜风哪里治疗最好北京治疗白癜风什么时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