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
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翊伦
专家张翊伦(右)在热线现场解答读者提问
张翊伦,甲状腺外科专家,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甲状腺外科医师委员会委员;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外科分会委员,贵州省甲状腺外科医师分会副主任委员;从医20多年,近10年侧重于头颈外科疾病的诊治,尤其是对甲状腺巨大肿瘤、难治性甲状腺癌的诊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期间,参与完成了多例甲状腺手术,主刀完成了近例各种甲状腺手术。开展了甲状腺腔镜手术,长期与本院肾内科、透析中心刘忠旸主任合作开展肾衰继发重症甲旁亢行甲状旁腺全切除术+甲状旁腺自体回植术,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甲状腺术后发生永久性声音嘶哑、低钙抽搐1%。
坐诊信息:每周三上午8::0-12:00,医院甲状腺外科门诊;每周五上午8:00-12:00,医院综合院区外科门诊。
5月9日下午14时至15时,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张翊伦,值守本报“专家坐诊”健康热线,针对甲状腺结节高发的原因、癌变几率,以及该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治该病等话题与广大读者进行交流。本次活动全程由ZAKER贵阳“贵州大健康”进行直播,近2万名网友参与。
当日下午14时许,热线刚一开通,便有众多热心读者打来电话咨询,而直播平台内也收到了大量网友的提问。对此,医院甲状腺外科专家张翊伦一一进行了解答。由于热线火爆,咨询的读者较多,原定在15时结束的直播节目,最终又延迟了半个小时。
在活动期间,记者发现由于缺乏对甲状腺结节的科学认识,一些人认为,一旦患上甲状腺结节就离甲状腺癌不远了,更有甚者将两者直接等同。对此张翊伦表示,的确,在放射性接触、自身免疫、遗传、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等因素的影响下,如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通过高分辨率超声检查,其检出率可高达20%至76%,但患上甲状腺结节并不等于就得了甲状腺癌,只是就目前来说,5%至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即甲状腺癌,另约10%的良性结节会转变为恶性结节。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甲状腺结节不易被发现,特别是小于一公分的结节,多数人自己不能扪及到,只有在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才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亦或是结节压迫周围组织,出现声音嘶哑、压迫感、呼吸、吞咽困难等压迫症状时,才最终引起患者的重视。
所以,防治甲状腺结节关键在于,首先要避免如放射性接触、碘摄入不足或过量等诱发因素,同时应每年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尤其是甲状腺B超检查。如此才能确保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其癌变的可能。
★专家课堂
病因碘缺不得也多不得
碘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之一,一旦碘缺乏,就有可能导致甲状腺出问题,对此张翊伦解释说,因为当人体碘摄入不足时,会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分泌减少,进而出现轻度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情况,而此时,机体就会通过反馈机制促使甲状腺细胞增生,期间就可能存在甲状腺细胞的异常增生,逐渐形成甲状腺结节。
与此同时,还有可能形成众人熟知的“大脖子病”,该病就属于单纯性甲状腺肿,是一种甲状腺不均匀性增大和结节样变。由于碘摄入不足而使机体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脑垂体代偿性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而甲状腺在促甲状腺激素长期刺激下,经过反复或持续增生而诱发该病。所以,适当补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贵州,属高原山区,是碘相对缺乏的地区。为此,长期生活在贵州本地的人,平时就应多食用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产品。
当然,也不是多多益善,张翊伦说,在正常情况下,我们人体每天需补碘微克,每天食用6克碘盐即可,因为过量的碘、某些致甲状腺肿物质以及遗传缺陷等,都可导致甲状腺肿。
提醒压力过大易患结节
如果您长期处于一个高压状态,同时又没有合理调整自身的作息,成天愁眉苦脸的话,那您可要当心,此时甲状腺结节很可能悄无声息地找上门来。对此,张翊伦解释说,人长期压力过大,往往会引起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如此就容易诱发甲状腺结节。所以,保持良好的情绪,才能尽可能远离疾病的困扰。
一旦发现甲状腺结节,首先评估其良、恶性。针对良性甲状腺结节,在无任何临床症状情况下,可每隔6个月至12个月进行随访。切不可马虎大意,因为一旦未及时治疗,少数甲状腺结节可能继续增长,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增加其癌变的可能。
治疗是否手术需看情况
那患上甲状腺结节,是否一定要手术治疗呢?对此张翊伦表示,甲状腺结节的患者如需手术,则要看其是否具有以下几种情况:
1.出现与结节明显相关的局部压迫症状;2.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经内科治疗无效者;3.甲状腺结节位于胸骨后或纵隔内;4.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5.因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强烈要求手术者,可作为手术的相对适应症。
除上述情况可进行手术治疗外,其他的甲状腺结节呈良性的患者,则可在医生指导下,依据个人病情差异,选择如促甲状腺激素抑制治疗、碘治疗、超声引导下经皮无水酒精注射、经皮激光消融、射频消融等保守治疗方法。
★现场问答
1、甲状腺结节以B超检查为准
读者前不久,我们单位组织体检,结果发现很多同事都患上了甲状腺结节,平均年龄51至52岁。想到身体里长了东西,大家都很担心,请问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应对?
专家张翊伦:甲状腺结节虽有癌变的可能,但只要正确对待,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可怕。首先,在发现有甲状腺结节后,需先判断其良、恶性,并进行抽血等检查,以此了解病情。通过检查,如果得知该结节为良性,一般情况是不需做特殊处理的,换句话说,大多数良性的甲状腺结节是可以和人体和平共处的。如果诊断为恶性,则就要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如果您和同事只是通过普通体检查出有甲状腺结节,并没有接受专科的甲状腺B超检查,那就还不能确定是否存在该病,关键要以B超检查为准。医院做进一步的详细检查,才能最终下结论。
2、含碘食物有助治疗
读者两年前,我被查出患有甲状腺结节,最大的约0.3公分,最小的约0.2公分,而在随后的多次复查中,均显示为良性,且结节大小并没有变化。请问我这种情况是否还有必要通过手术切除?
专家张翊伦:甲状腺结节属于良性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是定期复查,而不是手术治疗。就您的情况来看,由于结节仅为0.2至0.3公分,并不是很大,且目前仍属良性,没有手术的必要。手术是有风险的,一旦手术后,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功能,需要长期服用甲状腺素药物。日常生活中,每周适当增加含碘比较高的食物,如海带、紫菜等海类产品,对治疗结节有一定帮助。
3、患有结节定期复查
读者我母亲今年60岁,去年查出有甲状腺结节,但并没有出现什么不适反应。请问这是不是代表可以放任不管?
专家张翊伦:一些甲状腺结节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长大,同时可能出现压迫气管、食管、喉管神经等周围组织,并出现如声音嘶哑、有压迫感、呼吸、吞咽困难等相应的临床表现。甚至一些结节还存在癌变的可能。所以,一旦患上甲状腺结节,一定要定期复查,定期监控其发展趋势,一旦出现病情恶化,则能确保早发现、早治疗。就您母亲目前的情况来看,医院进行复查,周期一般在半年至一年左右。
4、逐年变小多为良性
读者我今年51岁,年就检查出患有甲状腺结节,当时的结节比较大,可到今年复查,却发现我的结节变小了,只有黄豆大小。请问我这种情况有没有恶变的风险呢?
专家张翊伦:如果您在往年的定期复查中没有发现结节恶化的情况,那您当下如黄豆大小的结节,很可能是之前的结节缩小而成,这可以说病情是往好的方向在发展。所以,您也不必担心,只需继续坚持定期复查即可。
文/黄星田小敏刘朝芳贵阳晚报记者王杰图/贵阳晚报记者王弘扬
咨询健康问题,直接在文章底部留言评论即可。《贵阳晚报》健康森林栏目将收集问题,由记者咨询医生,并在报纸上刊登、在北京皮肤病医院中科大型白癜风公益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