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深圳晚报报道,著名青年歌手姚贝娜因乳腺癌复发,于年1月16日下午病医院,年仅33岁。
警惕!癌症不再是“老年病”:
据统计,全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为万例,平均每天确诊人,每分钟就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每年因癌症死亡病例达万例。按照人均期望寿命计算,中国人一生罹患癌症的概率为22%。但是癌症的高发病率及年轻化并没有引起年轻人的重视,医院陈小兵主任说:“我们对一定区域内的40岁以下的健康人做了随机调查,其中80%的人不以为然,认为癌症是一种老年疾患,离他们很远,其实这种认识非常危险,防癌之心不可无,恐癌之心不可有,要科学认识癌症,防患于未然!”
年轻人患癌的三大主因:
(1)内因(自身因素):不健康的饮食,不规律的生活,精神压力大。年轻人步入社会,面临就业、结婚、住房等多方压力,加之社会竞争加剧,近些年在青年人中焦虑的人数逐渐增多。再加上年轻人应酬多,经常吸烟喝酒熬夜,这些都会扰乱人体免疫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2)外因(外在环境):外在环境分大的自然环境和日常生活的小环境。汽车尾气,工业污染等原因造成空气质量下降,水污染。有些不良商人为了眼前的利益,在食品中添加有害添加剂。如果一直处于这样的环境之中,人们的健康自然会受到威胁。小环境包括工作和家庭环境。70后、80后的年轻人,不少成了单位的骨干,由于社会竞争激励,往往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人与人之间存在激烈的竞争,人际关系相对冷漠,紧张。
(3)高科技提高了癌症的诊断率:与八九十年代相比,医疗技术提高,高科技辅助诊疗设备应用于临床,再加上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能够主动体检,这使得有些疾病在早期就能够被发现,提高了癌症的诊断率。在临床上所发现的青年癌症患者都具有以下共性:工作狂、不善于调控情绪、不善于释放心情,长期熬夜,不锻炼,饮食不健康。当下,科学认识癌症、预防癌症,一旦确诊,以平常心正确面对,是非常重要的。
青年人与老年人相比癌肿生长快、恶性程度高、病程短。
从临床现象来看,青年人患癌常常比中老年人患癌症发展的更快。青年人一旦患上癌症,癌症细胞的分化程度低,恶性程度高,病情发展的快,容易发生转移与复发。以胃癌患者为例,青年患者确诊时70%以上已经发生转移,这些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在6个月至1年;而中老年胃癌患者,平均生存时间要长的多,即便是已经转移的患者,也不乏长期生存的患者。
青年人患癌症虽然发展较快,但只要早诊断,及时治疗,治愈希望还是很大的。青年人各脏器功能者比较正常,能够耐受老年人难以承受的创伤性较大的治疗。青年人的组织修复也比老年人好,这些都为成功的治疗奠定了基础。
身体的警讯癌症的报警信号: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所有癌症中,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完全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治愈的,而另外三分之一的癌症通过恰当治疗是可以延长寿命的。
癌症如果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治疗,可取得很好的疗效甚至治愈。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癌症患者至关重要。
陈主任将癌症的早期报警信号总结成容易记忆的“癌症信号五字诀”,即:血、块、痛、烧、减。
(1)血(出血)
除了女性正常月经以外,任何一个脏器不明原因出血,并且迁延不愈,都有可能是癌症的早期报警信号。
★不明原因鼻出血(排除外伤、外力、天气干燥或高血压所造成的一过性鼻出血),可能是鼻咽癌、血液病等;
★咳血、痰中带血(排除天干或过劳引起的暂时性出血),可能是肺癌表现。
★尿血,特别是出现无痛性血尿,可能是膀胱癌、肾癌;
★大便带血,如果同时伴有排便习惯改变,里急后重(腹痛窘迫,时时欲便,肛门重坠,便出不爽),可能是结直肠癌的早期表现;
★女性乳头出现血性分泌物,可能是乳腺癌或乳腺导管肿瘤;
★女性绝经后阴道出血,可能是宫颈癌的表现。
(2)块(异常肿块)
★身体浅表部位出现经久不消或短时间内迅速增大的肿块。癌肿往往是不规则的肿块,有瘙痒、溃烂、渗出等;
★乳房双侧不对称,不规则肿块,出现橘皮样改变,可能是乳腺癌;甲状腺肿,突然发不出声音或者声音突然变得嘶哑,除了看甲状腺外,还要到肿瘤科看一下,以免甲状腺癌、喉癌漏诊。
(3)痛(疼痛)
长期持续加重的疼痛,可能是癌症的早期信号。
★头痛进行性加剧,伴恶心、呕吐(喷射状呕吐更为危重),视物不清,这可能是脑瘤的表现,也可能是肺癌的脑转移造成的。出现上述症状,一些患者往往只是去神经内科就医,但是,一定要看过神经内科之后再到肿瘤科咨询一下,排查一下是否有脑部肿瘤,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颈部疼痛、压迫感,紧缩感,发硬,出现颜面部水肿,这可能是肿瘤压迫上腔静脉造成血液回流受阻导致的;
★胸骨后灼烧感,咽东西不顺,疼痛,这些可能是食管癌和贲门癌,胃癌的表现。
(4)烧(发烧)
持续发烧,尤其是低热,儿童要警惕血液系统肿瘤,成长人要肝癌、肾癌等肿瘤的可能。
(5)减(体重减轻)
短期内体重不明原因减轻,并且呈进行性下降(排除甲亢、糖尿病),有可能是肿瘤;如果体重减轻伴肤色发黄和疼痛,要积极检查,排除胰腺癌等肿瘤的可能。
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医院进行相关检查,警惕肿瘤来袭。
专家支招:预防肿瘤24字箴言:
癌症的预防胜于治疗,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癌症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
主要是为了鉴别、消除危险因素和病因,提高防癌能力,防患于未然;预防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鉴定环境中致癌剂,疫苗接种,化学预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改善饮食营养。
★二级预防
应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早),防患于开端。方法主要有筛检普查,监测高危人群,提高早期诊断能力,根治癌前病患。
★三级预防
主要是为了提高治疗率,提高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康复、止痛。所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研究合理治疗方案,进行康复指导,加强锻炼,合理饮食,止痛。
陈主任结合多年来从事肿瘤防治工作的体会,总结了预防肿瘤的24字箴言:“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态平衡、充足睡眠、定期体检”,简而言之,就是“管住嘴,迈开腿,好心情”。
链接《《《
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年龄也在降低。预防乳腺癌,我们能做什么?
保持体形,不要发胖
如果你不能尽早生孩子是为了保持体形,那就继续努力保持下去,不要发胖,因为发胖既毁了女人的虚荣心,又毁掉你的健康。
过量摄入高糖高脂的食品、经常喝酒等等都会导致女性身体里储存过多的脂肪,这些脂肪将刺激雌激素分泌,而大量雌激素的堆积会提高乳腺癌的发病率。所以,要降低乳腺癌风险,就要降控制体内雌激素水平,要控制激素水平,就必须节食——多吃蔬菜多吃鱼,少吃烧烤少喝酒,这保证对你有百利而无一害。
没事少熬夜,有空多睡觉
现在很多高强度、三班倒的工作都拒绝女性?那正好,你也拒绝它。因为熬夜不仅让人眼袋发黑、皮肤干燥、面容枯槁,更危险的是它还会增加女性乳腺癌的发病几率。丹麦科学家研究发现,上夜班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可能性更高,而且上夜班的时间越长,患乳腺癌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是因为人造光抑制了体内褪黑激素的分泌(这种激素只在黑夜产生),而褪黑激素水平降低会促进雌激素的分泌(又是雌激素)。所以要想远离乳腺癌,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不要熬夜,每天晚上好好睡一个兼具保健功效的“美容觉”。
一场自然的生养很重要
在一项由牛津大学主持的“百万妇女乳腺癌成因研究”项目后,科学家得出结论:女性生育越多、哺乳时间越长,患乳腺癌的风险就越低。如果一个女人一辈子生5个孩子,每隔2年生一个,而且每个孩子都用母乳喂养,那么这个女人乳腺癌的发病率将下降50%或者更多。
从优生优育的角度,医生都建议女性最好在年轻时候生孩子,再考虑到对自身的保护,30岁之前生育是比较推荐的做法,因为孕激素对女人有很大的保护作用。怀孕、分娩、哺乳虽然辛苦,但也大大增强了女性的抗病能力,而且这种能力越早获得,对于防止乳腺癌的发生就越有帮助。所以如果女性有生育意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尽早生育。
除了以上最好要做到的,关于乳腺癌还有一些你应该知道的事情:
乳腺增生≠乳腺癌
现在很多美容院都做起了乳房保健的生意,在海报里大肆宣传乳腺癌根源于乳腺增生,或者乳腺增生有20%的可能性会发展成乳腺癌……美容师在你身上一边按压一边面带忧虑地告诉你你的乳腺全都被堵死了,情况很糟糕,要是不想将来死于乳腺癌,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让她们用专业的按摩手法给你做乳腺疏通,当然你得先办张卡。
千万不要被她们的表情和说辞吓到,这一切纯粹是骗钱的。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和其他恶性肿瘤一样至今没有明确结论;而乳腺增生则是一种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病变,它主要由内分泌失调引起,和个人的精神状况密切相关。科学研究表明,乳腺增生和乳腺癌是两码事,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记住这一点就足够了!
医院体检,不要依赖自检
在最早谈到乳腺癌话题,号召大家“关爱乳房”的时候,媒体曾一度大力号召女性做乳腺自检,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然而事实上,大量实验数据证实,乳腺自检其实并没能减少乳腺癌的死亡率。这个结论有些令人灰心,但也进一步说明了,自检固然重要,但医院找专科大夫体检是更加、更加重要性的。
愿科学的发展,能护佑人们不再受疾病的折磨。
来源:部分摘自新华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