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义颗粒细胞瘤(GCT)是一种由胞质呈嗜伊红细颗粒状的圆形或多边形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电镜及免疫组化检测均提示瘤细胞具有施万细胞分化,故GCT被确认为一种周围神经性肿瘤。颗粒细胞瘤是比较少见的肿瘤,以良性居多。二.发病机制1.目前认为颗粒细胞瘤是一种具有施万细胞分化的神经源性肿瘤。2.甲状腺内含有神经组织,包括血管舒缩和肾上腺素能纤维,所有这些神经组织伴随着施万细胞,这可能是甲状腺颗粒细胞瘤的来源。三.临床表现1.肿瘤可以发生于任何组织,好发于头颈部的皮肤及浅表软组织内,最常见于舌,其次为乳腺,发生于甲状腺者罕见。2.颗粒细胞瘤以40-60岁人群发病多见,男女比例约1:2。四.超声表现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欠清,形态不规则,内部无钙化,其血供不丰富,阻力指数为低阻型。五.经验总结当甲状腺结节超声表现为低回声结节时,尤其是年轻女性,除考虑甲状腺恶性肿瘤外,还应进一步排除颗粒细胞瘤的可能。六.鉴别诊断1.甲状腺乳头状癌多表现为实性低回声结节,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纵横比1,常伴有微钙化,血供丰富,微小分叶状,多数阻力指数大于0.7,常伴颈部淋巴结增大转移。(1)77%-90%为低回声;大部分为实质性,20%-30%伴有囊性变,囊性乳头状癌伴分隔,分隔可见血管。(2)大部分为单发结节,25%-40%的结节出现沙粒样钙化,沙粒样钙化对于乳头状癌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但3%-5%的增生结节或是腺瘤中也会出现。沙粒样钙化后方一般无声影,钙化<2mm。(3)大多数无晕环且轮廓不规则,15%-30%的结节可有不完整的晕环;CDFI:显示结节内部血流信号丰富。2.甲状腺淋巴瘤常伴有桥本甲状腺炎(1)腺体增大,单发或多发低回声结节,边界不规则,肿瘤后方回声增强的结节型;(2)甲状腺一侧腺体增大,回声减低,后方回声增强的弥漫型;(3)表现介于前两类表现之间,与桥本氏病表现相似,回声不均匀,片状减低,后方回声增强,归为混合型。(4)CDFI:丰富血流信号。(5)PW:高速高阻注意事项1.对于既往患有桥本甲状腺炎、近期颈部肿物迅速增大的患者,尤其是老年女性患者,检查时应考虑到原发性甲状腺淋巴瘤的可能。2.PTL时颈部淋巴结张力增大,无淋巴门,若淋巴结短径大于1cm时,视为可疑淋巴结转移。3.大部分甲状腺有不同程度的体积增大,病灶内多为极低回声,其后方可见回声增强,病灶内低回声背景下条索样高回声是本病较为特征性的表现。4.患者多有桥本甲状腺炎病史,尽管80%PTL可伴发桥本甲状腺炎,但只有0.6%桥本甲状腺炎进展成为PTL。3.甲状腺髓样癌等其他恶性肿瘤较难鉴别。
甲状腺颗粒细胞瘤
销售部负责人
销售售后咨询考试试看专区视频试看专区超声联盟购买的任何产品,都可以开发票,需要发票的请留言,备注抬头。我们的书籍均可以在微店,拼多多,天猫,当当,淘宝等众多商城购买。也支持支付宝花呗支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