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B)已成为术前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准确和性价比较高的方法,可用于筛选适宜手术的病人,有利于降低良性结节的手术率。甲状腺疾病FNAB平均诊断敏感度约为83%,特异度约为92%。
在临床上,有些病人会害怕活检时会引起癌肿的种植和扩散,心存疑虑,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从而不能做到早诊断早治疗。那么,细针穿刺活检会不会导致癌的扩散和转移呢?
从理论上讲,对癌肿的任何刺激,包括针刺活检在内,都有可能造成癌细胞的脱落和扩散、转移,穿刺时的细针进入肿瘤后再拔出,可能会使针道中沾染少量恶性细胞,有人对细针的外壁做涂片观察,在一小部分病例中,确实找到了恶性细胞,因此恶性肿瘤沿着针刺通道扩散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并不一定真的就会发生恶性肿瘤沿针道扩散。
大部分癌细胞在机体免疫机制的作用下并不能存活,只有机体免疫缺陷或免疫力低下时出现。曾有研究发现穿刺活检的乳腺癌患者2周内进行手术并不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因此,考虑到穿刺对恶性程度更高的肿瘤(如乳腺癌)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推测在甲状腺癌肿情况应该类似。
细针穿刺引起的甲状腺癌种植转移的发生率比腹部恶性肿瘤穿刺后引起的种植转移的发生率低得多,不影响手术及生存。穿刺后转移可发生于乳头状癌、滤泡状癌,而在其他原发性甲状腺恶性肿瘤和转移性肿瘤中极少见。穿刺引起的种植转移是否会影响甲状腺癌患者远期生存率,目前国内外尚无相关报道。
因此,我们不能因担心种植转移而妨碍穿刺进行,因其发生率极低,沿针刺途径散播也不致构成临床问题。
目前甲状腺细针穿刺已成为临床上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也是甲状腺结节诊断的金标准,其安全性是毋庸置疑的。对于可疑病例应及时行甲状腺穿刺检查,明确诊断,早期治疗。
专家介绍
邹大进
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医院甲状腺疾病诊治中心主任,擅长各种疑难甲状腺疾病的精准治疗,对难治性甲亢、难治性突眼、甲状腺炎及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有很深造诣。
现兼任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副会长兼肥胖与肠道激素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医师分会副会长,上海市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前任主任委员。并担任《中华糖尿病杂志》副总编辑,《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编委,《上海医学》副主编。
曾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医疗成二等奖等。著有《实用肥胖病学》、《甲亢》、《你能战胜糖尿病》、《战胜甲状腺疾病的锦囊妙计》等专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国外学术期刊(SCI)发表论文51篇。其他擅长诊治各种内分泌代谢疑难杂症、难治性糖尿病、肥胖型糖尿病、各种肥胖相关症群(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难治性高血压、痛风与高尿酸血症)、痤疮、黄褐斑等美容内分泌疾病等。
门诊时间:周一全天(特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