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在所有乳头状癌(PTC)中约占30%,尽管PTMC体积“微小”,但仍具有侵袭、转移的能力。甲状腺癌、包括PTMC易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在之前一项研究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比例可达37.3%,构成了复发和不良预后的重要危险因素,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诊断对PTM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甲乳外科黄韬教授团队近期开展了一项回顾性研究,通过比较有、无癌转移的淋巴结超声影像特征,探究颈部超声用于评估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相关成果发表于年1月的WorldJournalofSurgicalOncology杂志。
研究设计
研究团队对年1月至年7月期间在该院行术前甲状腺及颈部淋巴结超声检查的例PTM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例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术与预防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病理结果显示,例患者存在淋巴结转移,例患者无淋巴结转移。
研究者对发生癌转移和未发生癌转移淋巴结的超声征象进行了对比,对于可疑的超声征象,通过单变量和多变量回归分析计算其在两组间的优势比(OR),并计算各征象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和诊断准确性。
研究结果
研究发现,与未发生癌转移的淋巴结相比,发生癌转移的淋巴结更常出现以下5个超声影像特征:圆形(41.4vs.24.1%)、淋巴结门脂肪回声消失(29.7vs.1.3%)、囊性变(28.9vs.8.3%)、钙化(34.4vs.5.7%)、异常血管分布(32.8vs.22.71%)(见表1)。
表1.PTMC患者淋巴结超声影像特征
注:LNM-淋巴结转移;L/S长短径比值。
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这5项超声特征均为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些特征的特异性和PPV较高,敏感性与NPV较低(见表2)。两组淋巴结在边界(39.5vs.35.7%,p=0.)和回声(37.1vs.32.0%,p=0.)特征上无明显差异。
表2.超声影像特征的预测价值
注:PPV-阳性预测值;NPV-阴性预测值
作者观点
研究者认为,上述5项超声影像特征可作为鉴别PTMC患者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重要依据。但作者同时指出,此项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首先,这是一个回顾性研究,只纳入了接受甲状腺手术或短期影像学检查随访的患者,因而该研究存在一定的选择偏倚;其次,该研究无法对所有淋巴结逐一进行分析,只能选择代表性的淋巴结进行分析;此外,该研究只有定性分析,未来应增加定量分析进一步明确淋巴结转移的超声影像特征;最后,该研究纳入样本量偏少,故未来需要更多的前瞻性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的结果。
编译自:LiuZ,WenZ,LiuC,etal.Diagnosticaccuracyofultrasonographicfeaturesforlymphnodemetastasisinpapillarythyroidmicrocarcinoma:asingle-centerretrospectivestudy[J].WorldJournalofSurgicalOncology,,15(1):32.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