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的超声特点

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预后较好,10年生存率超过90%,但有30%~50%的患者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还有15-20%的PTC以淋巴结转移为首发症状,有时原发病灶很小甚至无法检测到。超声检查是甲状腺病变影像诊断检查的首选方法,而其对PTC患者术前颈部淋巴结转移的诊断特异度较高但敏感度很低。据Choi等报道,超声诊断>5mm的中央区和侧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特异度较高,敏感度却均较低。这可能是PTC的淋巴结转移灶较小而不易被发现所致,特别是中央区的较小。

PTC典型或特征性的超声征象: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低回声为主、实性、结节内钙化(尤其多发微钙化)及后方衰减等。PTC出现转移,最常累及Ⅵ区(中央区),其次为同侧颈部Ⅲ、Ⅳ区,而Ⅱ、V区淋巴结转移较少,Ⅰ区极少发生转移。

甲状腺的可疑恶性病灶,均要扫查颈部淋巴结,伴有淋巴结转移是需要积极处理的指征。尤其是特征性的淋巴结转移征象,可以大大提高PTC诊断的准确性。PTC患者术前诊断有无颈部淋巴结转移,对其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大影响。Stulak等报道超声可完善术前评估,改变40%PTC患者的外科手术方式,进而避免重复手术。

文献报道:患者年龄偏低,甲状腺可疑恶性病灶呈多灶性,癌结节边界不清晰、实性、含钙化、疑似侵犯被膜等,甲状腺乳头状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的风险增大。应仔细扫查颈部淋巴结(尤其是Ⅵ区)。

笔者回顾性分析一组手术病理确诊的PTC转移淋巴结,总结PTC转移淋巴结超声特征如下:

1,淋巴结局部或整体回声增高;

2,淋巴结局部囊性变;

3,淋巴结内可见微钙化;

4,CDFI血流丰富,分布不规则;

5,淋巴门偏心或消失;

6,淋巴结增大,圆形或椭圆形。

前4点更具有特异性。

甲状腺相关文章:

1,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2,颈部淋巴结的局部对比细针抽吸活检

3,甲状腺乳头状癌30例

4,“没有办法我就是这么强大!”——穿不动的甲状腺结节!

5,病例讨论(4)甲状腺多灶癌:甲状腺左叶+隔离性甲状腺结节乳头状癌(病例4答案)

6,病例讨论(6)病例讨论(6)答案---甲状腺“僵尸”结节

7,病例讨论(11)--扑朔迷离的甲状腺

8,气管移位、变形、缩小

9,气管移位怎么看

胡志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azd/11468.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