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普外科他患了甲状腺癌伴左侧颈

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m.39.net/pf/a_7117848.html

  近日,医院胸/普外科在多科协作下成功为一甲状腺癌伴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实施“甲状腺全切+中央区、左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已于昨日出院,得到患者及家人的肯定。

  患者,因左侧颈部明显隆起于我院门诊就诊,经超声等相关检查示:甲状腺左叶占位,TIARDS分类4a类,伴周围多个淋巴结肿大。入住我科后,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颈部增强CT示:甲状腺左叶区域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内见小片状低密度影,边缘欠清,气管推移;增强扫描病灶呈不均匀明显强化,低密度坏死影未见强化。颈部左侧(平C6-T1椎体平面)见多发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部分病灶似融合;增强扫描各病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考虑:1.甲状腺左叶区域占位性病变,建议结合病检;2.颈部左侧多发的类圆形软组织密度影,考虑:肿大的淋巴结,其他待排;3.右肺多发慢性感染,目前病灶以纤维化及钙化为主;4.纵隔内淋巴结显示,部分肿大、钙化。左侧颈部五区淋巴结活检示:转移癌,考虑甲状腺来源。

  该患者左侧甲状腺癌,肿瘤较大,压迫气管,术前CT显示5区淋巴结均肿大,并侵及左侧喉返神经,左颈内静脉。经过术前反复分析,决定行双侧甲状腺全切十左侧颈侧区功能性全清术(为我院首例)。该患者是精准贫困户,手术只能用一把电刀,超声刀限制使用,这又增加了手术的操作难度。术中使用膜解剖技术,保留了喉返神经,侵及的颈内血管行血管部分切除、吻合。

  我科与麻醉科、手术室、超声科等积极展开讨论、协作配合下,手术清扫了中央区,2,3,4组5a,5b区淋巴结,共清扫了20多枚,最大的比胡豆还大,术后经病检提示每组均见转移的淋巴结。术后患者无声音嘶哑,无饮水呛咳(说明喉返、喉上神经功能保护良好)。无四肢抽,无肌震颤(说明甲状旁腺保护良好)。手术约四小时,术中出血mL。术后患者恢复良好,10天出院。

拓展

  甲状腺癌(thyroidcarcinoma)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以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最常见,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发病率与地区、种族、性别有一定关系。女性发病较多,男女发病比例为1﹕(2~4)。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常为单个肿瘤。

  临床表现:

  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若病灶周围伴有钙化,常提示恶性肿瘤可能。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和交感神经受压引起Horner综合征及侵犯颈丛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和局部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等表现。

  治疗:

  甲状腺癌的治疗原则为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治疗方法主要取决于患者的年龄、肿瘤的病理类型、病变的程度以及全身状况等。以手术为首选,术后辅以内分泌治疗,必要时选用放、化疗在内的综合治疗。

01

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清扫。不论病理类型如何,只要有手术指证就应尽可能手术切除。对分化好的乳头状癌或滤泡癌,即使是术后局部复发者也可再次手术治疗。甲状腺的切除范围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期有关,范围最小的为腺叶加峡部切除,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

02

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癌作次全或全切除者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抑制TSH。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均有TSH受体,TSH通过其受体能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国内一般选用干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要定期测定血浆T4和TSH水平来调整用药剂量,使体内甲状腺激素维持在一个略高于正常但低于甲亢的水平之间。

03

放射性核素治疗

  对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术后应用I放射治疗,适合于45岁以上患者、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肿瘤及存在远处转移者。I治疗注意事项:①患者在服I后头3~5天应住隔离病房,出院后尽量避免接触孕妇和儿童;②I治疗3~6个月后需进行复查;③有生育要求者,需在I治疗结束一年以后方可考虑怀孕;④治疗期间要停用甲状腺素制剂和限制含碘饮食。

04

放射外照射治疗

  除未分化性甲状腺癌外,其余类型甲状腺癌对放疗敏感性较差,故外放射治疗是未分化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分化型癌无需常规放疗,如手术后有残留或有孤立性远处转移灶,应及时给予术后放疗,尽可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05

其他治疗方法

  一般用于未分化癌术后的辅助治疗或晚期姑息性治疗。对于不可手术的晚期患者或肿瘤累及重要血管、器官时,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可试用介入治疗。对不能耐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还可考虑微波、激光、射频等物理消融方法。

  预后:主要与病理类型、年龄、肿瘤大小等有关。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预后较好,未分化癌预后最差。年龄是影响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预后的关键因素,复发率和病死率随年龄的增大而增高。

医院 医院

素材整理/杨刚编辑/张岚审核/蓝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azd/1147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