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腔镜技术攻克一例高难度隐匿性甲状腺癌病

医院肿瘤院区甲乳外科典型病例系列报告(二)医院肿瘤院区甲状腺头颈外科王景阳主诊组团队(王景阳,于德海,赵杨,唐兰清)于-8-31日成功完成一例高难度全腔镜隐匿性甲状腺癌根治术,此手术的成功,代表着我院甲状腺头颈外科全腔镜甲状腺手术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高度。患者韩**,黄骅人,查体发现甲状腺右叶腺体深方一低回声结节,大小1.21*1.28*0.81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内回声不均匀,可见点状强回声,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双侧甲状腺叶实质回声略增粗,分布不均匀,腺体内未见结节。术前化验甲功未见异常,肿瘤标记物无异常,PTH86pg/ml轻度增高,甲状旁腺显像扫描未见异常,心肺CT、腹部超声检查均未见异常。既往4个月前于我院行超声定位乳腺良性结节旋刺针真空旋切术,恢复良好。入院后根据病史及各项化验、检查等结果,临床考虑:1.甲状旁腺肿物?不除外甲状旁腺癌2.神经鞘瘤?3.不除外其他恶性转移性癌灶。经充分准备,拟行“全麻下腔镜探查甲状旁腺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位于右侧甲状腺腺叶中段后方,质地硬,背面光滑,与右侧喉返神经关系紧密,喉返神经近入喉处被肿物紧紧包裹,给予小心游离肿物近、远心端,最后钝、鋭性结合游离肿物包裹神经处,手术难度大,操作极具有挑战性,经腔镜下小心操作,肿物最终成功游离移除,术中送冰冻病理回报“甲状腺乳头状癌”,经与病理科张志刚主任团队反复交流,(开始我们认为是喉返神经鞘瘤了,还以为病理科报错了)确认病理诊断无误后,考虑为隐匿性甲状腺乳头状癌,遂进一步腔镜下行右侧甲状腺叶+峡部切除+右侧中央区淋巴清扫术。手术历时4小时,清扫满意,无出血,术后病人无声音嘶哑,饮水无呛咳,无肢体麻木等不适。患者满意度高,等待大病理回报及进一步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科普中国

本词条由国家卫健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传播网络平台/百科名医网提供内容甲状腺微小癌(TMC)是指肿瘤直径在10mm以下的甲状腺癌,又称为隐匿性甲状腺癌。本病是甲状腺癌的一种特殊类型,组织学上常见的是乳头状微小癌,占65%~99%。就诊科室甲乳外科、普通外科常见发病部位甲状腺常见病因碘缺乏,放射线,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传染性无快速导航临床表现检查诊断治疗预后病因1.碘与甲状腺癌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碘缺乏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增高,刺激甲状腺滤泡增生肥大,发生甲状腺肿大,出现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癌发病率增加,目前意见尚不一致。高碘饮食可能增加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发生率。   2.放射线与甲状腺癌用X线照射试验鼠的甲状腺,能促使动物发生甲状腺癌,细胞核变形,甲状腺素的合成大为减少,导致癌变;另一方面使甲状腺破坏而不能产生内分泌素,由此引起的TSH大量分泌也能促发甲状腺细胞癌变。   3.促甲状腺激素慢性刺激与甲状腺癌甲状腺滤泡高度分化,有聚碘和合成甲状腺球蛋白的功能,TSH还通过cAMP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调节甲状腺滤泡细胞的生长,可能发生甲状腺癌,血清TSH水平增高,诱导出结节性甲状腺肿,给予诱变剂和TSH刺激后可诱导出甲状腺滤泡状癌,而且临床研究表明,TSH抑制治疗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后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TSH刺激是否是甲状腺癌发生的致病因素仍有待证实。   4.性激素的作用与甲状腺癌在分化良好甲状腺癌患者中,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因而性激素与甲状腺癌的关系受到重视,临床上比较分化良好的甲状腺癌的肿瘤大小时发现,通常青年人的肿瘤较成人大,青年人发生甲状腺癌的颈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也比成人早,但预后却好于成人。10岁后女性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有可能雌激素分泌增加与青年人甲状腺癌的发生有关,故有人研究甲状腺癌组织中性激素受体,发现甲状腺组织中存在性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而且甲状腺癌组织中ER,但性激素对甲状腺癌的影响至今尚无定论。临床表现甲状腺微小癌大多数病例无特殊症状,常因体检时发现甲状腺结节而发现,但因结节微小而不予重视,从而延误诊治。部分病例因发现颈部淋巴结肿大后才注意到甲状腺病变。临床上检查时甲状腺中可触及微小结节,质地较硬,活动度好,无压痛,但甲状腺微小癌的结节一般难以通过触诊发现。甲状腺微小癌常发生淋巴结转移,文献报道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2.0%~43%,其中部分病例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其最早出现的临床表现。检查1.B超检查TMC具有一些特异性声像图改变,多数能对TMC做出明确诊断。甲状腺内出现低回声、实性、形态欠规则、边缘模糊无包膜、圆形或类圆形、微钙化、内部血流丰富、高阻力血流频谱,纵横比大于1,是甲状腺微小癌主要的超声图像特征。   2.CT、MRI检查CT检查对TMC的诊断的准确率不如超声检查,CT用于明确肿瘤的范围,有无淋巴结转移,是否侵犯周围器官等。MRI检查常用于甲状腺癌术后复发和转移的检测,而对本病的诊断意义不大。   3.细针穿刺抽吸细胞学检查(FNAC)FNAC主要对两个部位的结节有诊断意义:一是颈部淋巴结,对于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病例可通过FNAC证实TMC的存在;二是对于靠近包膜、体表可触及的结节经FNAC可鉴别结节性质,对于直径1cm的TMC结节可在B超引导下行FNAC。目前,FNAC是术前评估甲状腺结节最准确可靠的检查方法。   4.组织病理学检查术中冷冻切片病理检查是确诊的关键。诊断由于本病的原发结节灶较小,临床触诊比较困难,许多病例在出现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或对转移灶进行穿刺活检,或者切除活检后才能得到诊断。大多数病例可能是在其他甲状腺疾病的手术中通过术中冰冻切片才得以诊断。治疗本病应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1.已确诊为TMC且无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建议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并探查对侧甲状腺腺叶。2.术前或术中已确诊为TMC且伴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行患侧甲状腺腺叶切除加峡部切除加患侧颈淋巴结清扫术。3.如术前或术中未发现原发病灶,而确诊为颈部淋巴结甲状腺癌转移者,可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同时淋巴结转移侧甲状腺腺叶切除。4.如已合并远处转移者,原则上应行甲状腺全切术,术后给予放射性I治疗。5.术前或术中未能确诊而术后常规病理确诊为TMC的患者,如术中已行患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或大部切除,无合并颈淋巴结转移者,且术后检查切除标本证实TMC已完全切除,则不必再行根治性手术。如术后检查标本发现包膜和血管受侵犯,切除组织边缘有癌细胞浸润,或为多发癌灶者,应再作根治性手术。6.所有病例术后均应给予甲状腺素进行TSH抑制治疗。目前常用的制剂为左旋甲状腺素片。预后甲状腺微小癌绝大多数为乳头状癌,且多Ⅰ级,预后良好。个人简介王景阳,男,副主任医师,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本科学历。医院肿瘤院区甲状腺头颈外科业务副主任,河北省妇科乳腺外科多学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沧州市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沧州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沧州市甲状腺乳腺病学会秘书长。专业特长:擅长甲状腺、头颈、乳腺等疾病的规范诊断与治疗,尤其擅长甲状腺癌、乳腺癌的手术、微创及综合治疗,在经胸乳路径腔镜甲状腺癌根治及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全切侧颈部淋巴清扫术有很高的造诣。

更多精彩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azd/125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