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是内分泌系统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它属于一种相对“懒惰”的肿瘤,俗称“懒癌”,意思是它的发生发展比较缓慢。
近些年,我国甲状腺癌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而且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3.39倍。福建属于高发省份,目前发病率为8.92/10万。
与我国邻近的韩国女性人群甲状腺癌发病率居全球首位,达89/10万,已为该国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人们为什么会得甲状腺癌?有没有办法预防?今天就来说说。
上线大医生:张惠灏
福建医院
甲状腺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
今日探讨:甲状腺健康
播出时间:5月17日21:00—22:00
甲状腺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它的工作就是分泌一系列人体所需要的激素,这些激素被称之为甲状腺素。
甲状腺素有促进细胞代谢,增加氧消耗,刺激组织生长、成熟和分化的功能,对控制人体使用能量的速度、制造蛋白质、调节身体对其他激素的敏感性有重要作用。
甲状腺癌怎么来的
甲状腺癌在30岁以前发病率较低,30岁后上升,尤其女性上升速度较快,在55岁时达到高峰。
甲状腺癌的成因比较复杂,目前,医学界对甲状腺癌的确切成因尚无定论。
但是,公认的影响因素却有:
放射性损伤
碘摄入量(太多太少都不行)
遗传因素
其他甲状腺病变
甲状腺癌有什么表现?
甲状腺癌早期不会有明显的表现,常以无痛性颈部肿块或结节而就诊。
但随着甲状腺的增大,可能会引起声音改变、脖子和喉部疼痛、吞咽困难、颈部淋巴结肿大,还可能伴有面容潮红、心动过速及顽固性腹泻等表现。
当肿瘤转移时,可能出现一系列人体其他系统的症状,如头痛、视力下降、咳嗽、咯血、胸痛、腹痛、黄疸、骨痛等。
甲状腺癌一定要做手术吗?
是的,一般推荐手术切除。
而且,甲状腺癌是所有恶性肿瘤中“最温和”的一种,其本身并不凶险,发展也比较缓慢,治疗后患者的10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即使是转移后仍然能够治愈。
通过手术,不仅能清楚原发病灶,还可以准确判断癌症的组织类型和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情况,对未来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碘与甲状腺的关系
碘与甲状腺是一对好朋友。
甲状腺对碘十分的敏感,当人体摄入碘时,甲状腺就会牢牢抓住这些碘,一起合成甲状腺激素。
但是,碘的摄入量太多和太少,都会打翻友谊的小船。
碘摄入太多:摄入的碘太多,就会打乱甲状腺的工作节奏,可能导致合成甲状腺激素的效率变慢,变“甲减”;可能一不留神,没管控好碘的量,合成了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变“甲亢”。
碘摄入太少:人体有强大代偿功能,当碘摄入太少时,甲状腺为了获取更多的碘,就会不断壮大自己的组织,时间一长,就成了我们俗称的大脖子病……
可见,碘太多和太少,都会惹麻烦。生活中饮食均衡搭配才是最好的。
今日大医生
张惠灏
张惠灏,福建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农工党福建省医药卫生专委会委员,上海医科大学福建校友会会长,复旦大学福建校友会副会长。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长期从事乳腺及甲状腺疾病诊治工作,年6-11月于医院乳腺及头领外科进修,师从邵志敏及吴毅教授。年赴英国曼彻斯特专科研修乳腺,专修乳腺癌保乳手术、乳房一期重建及综合治疗。先后承担多项省级基金资助科研课题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目前,科研领域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