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丨嗓子痛吞咽难甲状腺癌正在找你麻烦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甲状腺是位于喉结下前方的内分泌腺体,由左右两个侧叶和峡叶构成,形状像一只蝴蝶,能够分泌激素(甲状腺素、降钙素)来控制机体的代谢平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甲状腺癌(ThyroidCancer)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或滤泡旁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头颈部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以恶性度较低、预后较好的乳头状癌最常见,除髓样癌外,绝大部分甲状腺癌起源于滤泡上皮细胞。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据全国肿瘤数据登记中心测算我国甲状腺癌以每年20%的速度持续增长。年,全国甲状腺癌发病患者约有14.39万位,每10万人中约有10人患有甲状腺癌,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男女发病比例为1:(2~4)。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多见。绝大多数甲状腺癌发生于一侧甲状腺腺叶,常为单个肿瘤。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甲状腺癌分型与分期

甲状腺癌的分型

甲状腺癌通常可分为: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甲状腺滤泡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thyroidcarcinoma,MTC)以及甲状腺未分化癌(anaplasticthyroidcancer,ATC)。其中PTC最为常见,约占全部甲状腺癌的85%~90%,而PTC和FTC合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

DTC生物行为温和,预后较好,而ATC的恶性程度极高,中位生存时间仅7~10个月。MTC的预后居于两者之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甲状腺癌的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对甲状腺癌进行了“TNM”分期——

原发灶(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无原发肿瘤证据。

●T1:肿瘤最大径2cm,局限于甲状腺内。

●T1a:肿瘤最大径1cm,局限于甲状腺内

●T1b:肿瘤最大径>1cm但≤2cm,局限于甲状腺内。

●T2:肿瘤最大径>2cm但≤4cm,局限于甲状腺内。

●T3:肿瘤最大径>4cm且局限于甲状腺内,或任何大小的肿瘤伴有颈前肌的甲状腺外侵犯。

T3a:肿瘤最大径>4cm且局限于甲状腺内。

T3b:任何大小的肿瘤侵犯累及至颈前肌(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甲状舌骨肌或肩胛舌骨肌)。

●T4:肿瘤侵及甲状腺包膜外。

T4a:任何大小的肿瘤侵犯甲状腺包膜外累及皮下软组织、喉、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

T4b:任何大小的肿瘤侵犯椎前筋膜或包绕颈动脉或纵膈血管。

在T分级中,所有的分级可再分为:孤立性肿瘤(s)和多灶性肿瘤(m),其中最大者决定分级。

(图片来源于网络)

区域淋巴结(N)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区域淋巴结转移。

N1a转移至区或Ⅶ区(气管前气管旁、喉前Delphian淋巴结或上纵隔)淋巴结,可为单侧或双侧病变。

N1b:转移至单侧、双侧或对侧侧颈淋巴结(I、Ⅱ、Ⅲ、Ⅳ或V区),或咽后淋巴结。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情况不详。

M0:无远处转移灶。

M1:有远处转移灶。

典型症状要注意早期多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典型的临床表现为:甲状腺内发现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是各型癌的共同表现。腺体在吞咽时上下移动性小。未分化癌可在短期内出现上述症状,除肿块增长明显外,还伴有侵犯周围组织的特性。

(图片来源于网络)

晚期可产生声音嘶哑、呼吸、吞咽困难和交感神经受压引起Horner综合征(即霍纳氏综合征,表现为瞳孔缩小,眼睑下垂及眼裂狭小,眼球内陷,同侧额部无汗等)及侵犯颈丛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和局部淋巴结及远处器官转移等表现。颈淋巴结转移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

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和5-羟色胺,从而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主要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甲状腺癌的手术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方法,包括甲状腺本身的手术,以及颈淋巴结清扫。不论病理类型如何,只要有手术指证就应尽可能手术切除。对分化好的乳头状癌或滤泡癌,即使是术后局部复发者也可再次手术治疗。甲状腺的切除范围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和分期有关,范围最小的为腺叶加峡部切除,最大至甲状腺全切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内分泌治疗

甲状腺癌作次全或全切除者应终身服用甲状腺素片,以预防甲状腺功能减退及抑制TSH(促甲状腺素)。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均有TSH受体,TSH通过其受体能影响甲状腺癌的生长。国内一般选用干甲状腺片或左甲状腺素,要定期测定血浆T4和TSH水平来调整用药剂量,使体内甲状腺激素维持在一个略高于正常但低于甲亢的水平之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放射性核素治疗

对乳头状腺癌、滤泡状腺癌,术后应用I放射治疗,适合于45岁以上患者、多发性癌灶、局部侵袭性肿瘤及存在远处转移者。

I治疗注意事项:①患者在服I后头3~5天应住隔离病房,出院后尽量避免接触孕妇和儿童;②I治疗3~6个月后需进行复查;③有生育要求者,需在I治疗结束一年以后方可考虑怀孕;④治疗期间要停用甲状腺素制剂和限制含碘饮食。

(图片来源于网络)

放射外照射治疗

除未分化性甲状腺癌外,其余类型甲状腺癌对放疗敏感性较差,故外放射治疗是未分化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分化型癌无需常规放疗,如手术后有残留或有孤立性远处转移灶,应及时给予术后放疗,尽可能降低局部复发率。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日常生活管理

运动

应严格参与自我日常生活管理,适度运动,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进行颈部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应注意肩颈部位的功能锻炼。

(图片来源于网络)

饮食

患者术后以流质饮食为主,温度不可过热或过凉,以减少对甲状腺的刺激。日常应多食用高营养、高纤维食物,以蔬菜、水果、蛋奶类食物为主,切忌油腻、辛辣、刺激、生冷类食物,并严格戒烟戒酒。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他

全甲状腺切除患者,有低钙症状者补充钙剂,能进食后应遵医嘱按时口服维生素D及钙制剂;喉返神经损伤的患者急性期可能引起进食饮水呛咳,严重时可使用鼻饲进食,以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气管造口患者应注意气管切开口的卫生等护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随访和复诊

对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应坚持终身随访,随访目的在于:及时发现癌症的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征兆,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如发现甲状腺或身体其他部位有结节或肿块,要立即就医。

每次复诊,视情况进行B超、全身放射性碘扫描、胸片及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球蛋白等检查髓样癌还应监测降钙素。

(图片来源于网络)

癌症的发生是人全生命周期相关危险因素累积的过程,在此,医院呼吁:要尽早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zxa/1307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