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第一期甲状腺癌概论

甲状腺癌是一种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或滤泡旁细胞的恶性肿瘤,也是内分泌系统和头颈部肿瘤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增长迅速,在部分国家(韩国等)已经成为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参照我国肿瘤登记中心的数据,我国城市地区的甲状腺癌发病率居女性所有恶性肿瘤的第四位,并且近年来我国甲状腺癌以每年约20%的速度在持续增长。

根据甲状腺癌肿瘤起源部位及分化情况,甲状腺癌可以分为甲状腺乳状癌(PTC)、滤泡型癌(FTC)、髓样癌和未分化癌(ATC),其中乳头状癌最为常见,可以占到所有甲状腺癌的90%左右。乳头状癌和滤泡型癌起源部位相同、分化情况类似、临床预后相仿、治疗手段一致,因而常被统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DTC)。

一般情况下,分化型甲状腺癌发展缓慢,预后较好,而未分化癌则进展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其中位生存仅仅7~10个月。髓样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其生物特性及临床特点与分化型甲状腺癌、未分化癌均有明显的不同,预后介于两者之间。

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通常在体检时通过甲状腺触诊和颈部超声检查而发现甲状腺小肿块。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或甲状腺功能减退。晚期局部肿块疼痛,可出现压迫症状,常可压迫气管、食管,使气管、食管移位。肿瘤局部侵犯重时可出现声嘶、吞咽困难或交感神经受压引起霍纳综合征(Hornersyndrome),侵犯颈丛可出现耳、枕、肩等处疼痛等症状。颈淋巴结转移引起的颈部肿块在未分化癌发生较早。髓样癌由于肿瘤本身可产生降钙素和5-羟色胺,可引起腹泻、心悸、面色潮红等症状。

一旦怀疑甲状腺恶性肿瘤,应常规进行甲状腺功能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甲状腺激素、甲状腺自身抗体、肿瘤标志物等,同时完善甲状腺超声检查,必要时可进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肿物细针穿刺(FNA)进一步确诊。CT、MRI、PET-CT等可以作为甲状腺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手段。对于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辅以TSH抑制治疗和放射性I治疗。甲状腺髓样癌也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于晚期髓样癌应同时考虑全身药物治疗。而未分化癌预后差,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

精彩推荐

甲状腺癌穿刺术知多少

甲状腺的淋巴结分区

甲状腺彩超报告解读

甲状的体格检查(附视频)

扫描


转载请注明:http://www.bj-qlm.com/jzxa/1336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