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癌经过手术、碘、TSH抑制治疗后的随访过程中,需要定期(根据肿瘤分期每6个月到12个月)复查甲功、甲状腺球蛋白(Tg)、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颈部超声,并根据情况选择其他影像学检查,比如碘核素显像,颈胸部CT,PETCT等,并根据每次复查结果对肿瘤治疗效果及复发风向再次分层,以评估疗效及决定后续治疗强度及方案。
表1甲状腺癌术后治疗效果评价及动态复发风险评估分层(全切+碘后)
分层
定义
完全缓解
影像学阴性
和抑制状态下Tg<0.2ng/ml
或者刺激状态下Tg<1ng/ml
TgAb阴性或稳定
不确定反应
影像学阴性
0.2≤抑制状态下Tg≤1ng/ml
或1≤刺激状态下Tg<10ng/ml
或TgAb稳定或下降
生化不完全缓解
影像学阴性
和抑制状态下Tg≥1ng/ml
或刺激状态下Tg≥10ng/ml
或TgAb升高
组织不完全缓解
不管Tg和TgAb水平,
影像学发现残留或者复发病灶
备注:
Tg:甲状腺球蛋白;
抑制状态下Tg:为服用左甲状腺素片将TSH抑制在正常底限或以下时的值;
刺激状态下Tg:为停用左甲状腺素片TSH高于30时或注射重组促甲状腺素(rhTSH)刺激时的值;
TgAb为球蛋白抗体,若高于正常值,会导致Tg值偏低,此时只能看TgAb的趋势;
影像学:包括颈部超声(常规做),全身碘显像、颈部胸部CT或PET-CT(不常规做,视具体病情检查)。
上述情况的临床结局:
第一种情况完全缓解说明对治疗的反应极好,复发概率1%~4%,发生疾病相关死亡概率<1%;
第二种情况不确定反应,说明治疗效果不太确定,多数自发缓解或者在TSH抑制治疗及碘治疗后缓解,复发概率15%~20%,疾病相关死亡<1%;
第三种情况说明生化不完全反应缓解,怀疑有影像学发现不了的微小病灶,此种情况30%自发缓解,20%经过碘或TSH抑制治疗缓解,20%出现复发,疾病相关死亡<1%。
第四种情况组织不完全缓解是发现病灶,需要手术或药物等进一步治疗。